《格言联璧》评注(七)齐家类

(清代金兰生辑录,民国张瑞曾点评,现代编者补评及注)(20250217)

1勤俭,治家之本。

忠孝,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

诗书,起家之本。

积善,传家之本。

 

2天下无不是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评】陈诚卿云:“自来乱臣贼子,其始皆见得君父有不是处,微根不除,遂至横决尔。”世有因异母兄弟而隔膜视者,此但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也,与禽兽何以异?

【补评】这非不明是非,也非定不劝谏,而是不忘旧恩,能谅其心,不失爱敬,不执过失而怨恨、轻蔑等。如《孝经》说:“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3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

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

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4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

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评】气蕴宏深,读者注意。

【补评】此有大义,道在其中,应常思察。

 

5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

善毋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6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

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7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评】凡父母生前所欲为而不得者,我善为继述之,孝思之大莫过于是。

凡人父母虽亡,无可补过,然有兄弟、有姊妹,皆父母所重念之人也,我当看顾之、联和之,则父母在天之灵悦。有伯叔,有宗族,皆祖父所不忘之人也,我当体恤之、周济之,则祖父在天之灵悦。有亲戚,有邻朋,亦祖父所加意之人也,我当提携之、怜悯之,不独祖父在天之灵悦,即在天虚空之神鬼亦无不皆悦。

 

8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

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评】古者男女之族,各择德焉,不以财为礼。文中子曰:“婚姻而论财,夷虏之道也,君子不入其乡。”近世婚姻一事,竞尚侈奢,日趋日盛,其实豪华满眼,不过一瞬虚名,有何实际而铺张扬厉若此?德不如人而衣饰是尚,家不能治而容冶相先,因之败德蠹家、离间骨肉多矣!先辈诗云:“婚姻几见斗奢华,金屋银屏众口夸,转眼十年人事变,妆奁贱卖与人家。”殊有深味。每见嫁资丰饶之女,多至非贫则夭者,虽曰其命,亦未必非暴殄天物之孽也。

古人云:“先有人而后有地,先有德而后有人。”此真深源之论,可破除葬师一切妄谈谬说。盖山川英灵之蕴、冲和之萃,必有神物为之护持,乃造物秘之以待善人也,岂人力之所能为哉?故吉壤之遇,每在乎贫贱积善之余,而凶土之藏,辄卜于富贵不仁之后。若使神工果可夺、天命果可改,则古今富贵在一家,而造物之机几息矣!宋谦父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乏,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皆贫贱,迨至富贵力可求,人事尽时天理变。”仁人孝子可以知所自处矣!

 

9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

君子有百世之养,丘墓是也。

【评】志石①、墓碑,不在禁例。稍有力者,宜内志以石,或记事功,或止勒亡者生庚、故葬年月,及山向四至大概,附埋冢内。上树碑一通,不必过于高大,嫌于僭②也。碑面照有无封赠职衔,据实开刻考妣某某之墓,旁书子某、孙某敬立。碑阴仍将父母生庚、故葬年月日、所葬坐山朝向,及坟地四至丈尺、墓田亩数,明白刊刻,庶可示久远,以防侵占。为人子者,不可不急讲也。

【注】①志石:墓志,放在墓中或墓旁刻有死者传记等内容的石碑。

②僭(jiàn):超越本分。

 

10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

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评】言任其剜割也,言任其调和也。

大抵妇人之见,不广远,不公平,非丈夫有远识。虽平日素明义理者,迨日渐月渍,则为其役而不自觉。旨哉郑濂对明太祖之言曰:“治家之道,唯不听妇人言而已。”

【补评】此教谨慎,还宜具体审度,不失公平、广远。

【注】①盐梅:盐味咸,梅味酸,都为调味所需,喻指调和。

 

11兄弟和,其中自乐。

子孙贤,此外何求。

 

12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评】《思辨录》云:“教子弟当以身率先。每见人家子弟,父兄未尝着意督率,而规模动静、性情好尚辄酷肖①其父兄,皆身教为之也。”

【注】①肖(xiào):相似。

 

13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

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评】颜光衷云:“世之登高第者,自以为读书材能所致,权势在手,恣傲无忌,尽改故步,孰知些小福分皆从祖父殷勤得来,不添油注炭,热焰能几何时乎?”

【补评】福泽子孙,不是正因,只属增上缘,作用不虚,也应重视,但“儿孙自有儿孙福”,行善培福重在自得自安,荫助子孙是附带作用,不如教导子孙自己行善培福。

 

14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

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15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

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16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

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评】此所以多衰门也。

 

17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评】齐家之道,悉在乎是。

 

18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评】张梦复训子云:“人心至灵至动,惟读书可以养之,否则必至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往往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也。”又云:“读书固所以继家声,然亦使人敬重。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蔚然者,其后有读书之人也。山有猛兽,而藜藿为之不采;家有儒士,而强暴为之改容。岂止掇青紫①、荣宗祊②而已哉!”

善教子者,先要将邪正两途与之熟讲,使之立定脚跟,方可依样做去,自然心有把握,生死受用皆在于此。而今父兄,但思荣其身,不思葆其心。或以声色货利、权焰威宠,激其读书志气,智者犹以为权说,不至误会,愚者必以为实意,便唯此是慕,幸得名位,则遂其素志,适足为长欲荡淫、作恶损德之资,上辱祖考,下毒儿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

【注】①掇(duō)青紫:端捧绑在官印上的青绶(拴勋章的丝带)、紫绶,指获取高官贵爵。

②宗祊(bēng):宗庙、家庙,代指宗族。

 

19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

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评】颜光衷云:“天下风俗败时,大抵自为子弟时先做坏了。人品心术坏时,亦自为子弟时先做坏了。稍有拂戾便容受不下,小有才气便收拾不住,所以一到长成,放出无状来,遂不可当。古来洒扫应对、奉几侍立,都是要消除子弟的雄心猛气,使之鞭向入微耳。”

先哲云:“教贫贱家儿,尚可稍从宽恕。至富贵家子弟,尤须痛惩,不容轻贷。何也?彼其骄贵痴养、颐指气使,种种已积之胸中矣。苟非严父、贤师共勤追琢,鲜有能成器者也。”又云:“子弟生于富贵家,是大不幸。惟富贵则性傲,千罪百恶都从傲中来。”又云:“富贵家子弟,要使他知贫贱的意味。试观自古圣贤,未有不从忧苦贫贱中来。惟贫贱则思自立,思自立则志刚毅而事有为矣。”

子弟愚顽无志者,督责过严,则彼益自弃而甘于下流。故须加奖励,或立赏格鼓舞之。观古人为政,必赏罚并行,乃能致治。则知父兄教子弟神机妙用,亦在奖励与督责并行也。

【注】①不肖:儿子不类似有德能的父亲,泛指德行差、没出息。

 

20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

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评】以肥甘爱儿女而不思其伤身,以姑息爱儿女而不思其败德,皆妇人之仁也。噫!世之自爱而陷于自杀者,又十人而九矣!故善教子者,一严之外无他术。善用严者,一慎之外无他道。今人教子,每事疏忽、宽纵,不耐留心,迨至德性已坏,听之不可,禁之不能,诛之又不忍,始悔前日之失教也,晚矣!

 

21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评】子弟之成否,不必望其才华过人,但观其谨饬①与放肆,则一生之事业可预定矣。

吕新吾云:“齐家者,如以刀切物,使参差②者就于一致也。家人恩胜之地,大都情多而义少,私易而公难,若人人各遂其欲,势将无极。惟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恩失其正理。故古人以父母为严君,而家法要严明,盖对症之治也。”又云:“家法所系甚重也。猝然③而拟人④以俳优⑤,虽乞丐未有不怒者。而俳优之家,世世业之而不知耻,其子孙岂绝无羞恶之良心哉?亦相习而不以为怪,为家法之所囿⑥耳。是故欲子孙善,则莫如正家法。”

【注】①谨饬(chì):严谨修饬,指言行检点而有节制。

②参(cēn)差(cī):不整齐、不一致。

③猝(cù)然:突然。

④拟人:将人比拟、类比。

⑤俳(pái)优:演滑稽杂戏的艺人。

⑥囿(yòu):局限、限制。

 

22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

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评】一家之中,老幼男女,无一个规矩礼法,虽眼前兴旺,即此便是衰败景象。

 

23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

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评】张扬园云:“父子、兄弟、夫妇,人伦之大者。一家之中,惟此三亲而已,不可稍有乖张,父子尤其本也。一处乖张,即处处乖张,安有缺于此而全于彼者?自古人伦之变,祸败所贻常及数世,天道然也。”

 

24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

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评】家庭乃天真之地,然到极难处时,不能不以委曲将之。大舜、闵子,所以成孝子者,正以难处中能委曲也。昔贤谓:“委曲求全,岂遂无术?”八字宜味,非过来人不能道此。

【注】①剀(kǎi)切:切实,恳切。

 

25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此和气之最难得者。

先哲云:“凡至人家,闻老人嗟叹声,子弟骄纵声,妇女诟谇①声,幼稚娇宠声,宾朋谄谀声,奴仆哗笑声,婢媪惨切声,而主人则昏昏然、嬉嬉然,一似作梦呓声者,其家必不久即破。”又云:“凡人家门庭虽隘陋,而光洁可爱。供具虽粗淡,而朴素可观。主人之动作厚道,子弟之进趋有礼。案有好书籍,堂有纺织声。夙兴夜寐,不失其常。疏食②菜羹,各安其素。目前虽门寒族薄,其兴也可翘足而待。先辈诗云:‘入观庭户知勤惰,一出茶汤便见妻。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看儿衣。’盖登人之堂即知室中之事矣。”

【注】①诟(gòu)谇(suì):辱骂。

②疏食:粗粝的饭食。《论语·述而》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6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

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著矣!

【评】夫妇之间,以狎昵始,未有不以怨怒终者。故闺门之内,离一“礼”字不得。而夫妇反目,则不以礼节之故也。

【注】①刑于之化:指以礼法对待,特指夫妇和睦。出自《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其中“刑”字通“型”,模范、表率的意思。

 

27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

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注】①嫡(dí)室:正妻、原妻。

②蔽子:蔽护、溺爱亲生子女。

③继室:后妻。

④诬子:诬谤前妻子女。

 

28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

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评】居家以内外界限谨严为第一。《礼》云:“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①于此见圣贤防微杜渐之意。有闲②家之责者,竟以此为门内之人鬼关可也。

先哲云:“治家之道,唯在内外严肃、各守己分。凡诸妇女,安居家中,修治己事,不许任意出外游行,则家法严而讥嫌永无,况有伤风败俗之事乎哉?!至若外来之闲杂女流,并宜痛绝。盖此辈善揣人意,专一传播各家新闻以悦妇女。暗中盗其财物尚是小事,常有诱为不端、魇魅刁拐,种种非一,其害有不可胜言者。”

【补评】现代家庭妻子也多工作,对外通讯、网络信息更是便捷,不可迂执限制,宜让内外事大体平等参与,但应自有主见、灵活取舍,并适当教化道义。

【注】①出自《礼记·曲礼》。阃(kǔn),妇女居住的内室。

②闲:约束、防护。

 

29奴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

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评】高忠宪公家训云:“人家有‘体面崖岸①’之说,大害事!家人惹事,直者置之,曲者治之而已。往往为体面立崖岸,曲护其短,力直其事,此乃自伤体面、自毁崖岸也。长小人之志,生不测之变,多由于此。盖观其仆从之敬肆,即可以知其主之贤否矣!”

先哲云:“驭仆如行军,法律要严,情意要洽。”又云:“待仆婢须体恤备至,当推吾爱子女之心以恕之。”又云:“仆婢悍恶者,稍觉,即善遣之为妙。责而不遣,或蓄怒不决,或攻发太骤,未有不及于祸者,慎之!”

【补评】“得罪于天”,即是违道背德、伤天害理,即使他人不知,也应严责、善教,防微杜渐。否则长恶,可能自祸、败家乃至祸国殃民。

【注】①崖岸:矜庄、孤高。

 

30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

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评】家人之衅,多起于仆婢造言而妇人悦之,妇人附会而丈夫信之。禁此二害,而家不和睦者鲜②矣!

【注】①谮(zèn):诬陷、中伤。

②鲜(xiǎn):很少。

 

31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32治家忌宽,而尤忌严。

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评】治家原贵用严,此所谓“严”乃指苛刻者而言,常见有十分精紧、一丝不漏者,每致不测之祸。

鄙啬之极,必生奢儿。

【注】①啬(sè):小气,悭吝。

 

33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评】所谓正经人者,乃是笃实不欺之君子,非若俗眼所见为体面人物也。此处不可错认。

家居耐俗汉,亦是无可奈何处。寻常亲故往来,安得皆名门望族?须当接待以礼,勿蹈浮薄之弊。

 

34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

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沉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祇所诃如家主欲睡,婢仆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评】夙兴夜寐,常道也。俾昼作夜①,反常也。朱柏庐谓“黎明即起”者,盖谓人生于寅,为一日作事之始,此时起来,最得清明之气,且办事亦绰绰有余。若长此鼾睡,其昏惰可知,而家政之废弛更不待问矣。先哲云:“观人家之起卧早晚,即可以卜家道之兴衰,历试历验。近见纨袴子弟,沉溺于嗜欲之途,每有日午始兴,鸡鸣始寝者,反天地之性,悖阴阳之宜,不祥莫大于是!有家法者无之也,贤子弟无之也,勤以治生者无之也。”

【注】①俾昼作夜:将白昼当成夜晚。

 

35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

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评】楼下并忌作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