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识义与恶取空

贤佳

文稿《论唯物主义》https://uncn.top/9844.html供阅,愿听您的看法。

 

居士甲

唯物主义出发点就是错的。

我们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还有感觉,都是主观意识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现在找的就是引起我们产生这些的那个事物自体,但这个物自体是永远找不到的,永远不能得到证实,永远不能被意识所认识。唯物主义武断地认为引起这些的就是物质,这是没有任何证据的。物质存在,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得到证实的假说,既不能在现量直观感知,也不能在比量上逻辑证明,相反,大量的严密逻辑都能证明“物质存在”是非常荒谬的。

拿佛法说,一切法实际就没有自体存在,那些你说的自体只能存在于人的意识的虚妄分别,实际引起我们颜色等意识内容的那个因,佛说就是心(阿赖耶识),也就是依他起性,但你感知不到。

大概说这些,第三段是在圣言量上讲的。

附:《霍金“依赖模型的实在论”意味着他加入了反实在论阵营》(pattern 2011-02-18)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4652084

 

贤佳

以下文章供参考:

《论唯识义》

https://uncn.top/3007.html

《论主观唯心与客观唯心之四》

https://uncn.top/9658.html

 

居士甲

看了《论唯识义》,跟您讨论的居士所言都是如理正说,您只是表面大量引用经论,实际理解存在偏差。因为您的见解所持其实是新义唯识,即陈那-戒贤-玄奘所传的唯识,认为八识生出来了器世间,只是这个器世间不离开识。但古义的了义唯识就是“唯识无境”,只有能分别的八识,没有所分别的一切法,境空如梦,唯心所现,没有客观所缘,梦中所见即是如此,所以佛常以梦为喻。也只有古义唯识才能与“二时般若”说法完美接轨。新义唯识原则上其实也是没有客观外境的,只是说不离识,但这就是方便说了。

另外,您最后连《楞严经》都能引出来,说明您对于新义唯识都没有正确理解,所以您的见解就跟佛法无关了。

 

贤佳

眼识、身识等以第八识(阿赖耶识)相分(山河大地、房屋器物等)为外境,并非第八识相分是眼识、身识等所变现,也即并非绝对无境(眼识、身识有所对外境,即第八识相分),只是没有离识之境,其实也就是没有非识之境(第八识相分的体也是识,即第八识),所以说“唯识无境”。但诸识可互为境(如眼识以第八识相分为境),不应说绝对无境,否则梦中杀人(梦中所见人是第六识——意识的相分)与醒时杀人(醒时所见人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相分)有何作用、感果差别?

另外,人对人事物的感知是主观的,但人事物的无相存在本身并非是人主观决定的,即应将存在与存在的感知适当分开看待,不宜一向混同。

佛教本身不谈主观、客观。主观、客观是世俗哲学概念,是基于六识体系说的,不应扩大到八识体系默许定义主观、客观,否则便成混滥。

从佛教来说,物质和心识实质都是相空,本质一致,所以“唯物”即是“唯识”,可随机缘不同层面、角度说,是为世界悉檀。

 

居士甲

再细说一下你跟那位居士讨论时出现的问题:

第一,你提到的“见分”“相分”概念,就是新义唯识,佛菩萨是从来没说过的,这个概念是陈那以后发展出来的。

第二,法师大量引用经论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圣言量”说话,什么是“圣言量”?就是圣者的话,初地以上的菩萨才算圣者,法师引的很多都是凡夫说,不算“圣言量”。

第三,理解“圣言量”要依义不依语,法师只把文字拿出来在那一放,完全不考虑与佛说的整体法义的关系,这是非常不如理的。

理解一切佛经的标准是“三自性”,法师自始至终不提及“三自性”,我是不理解的。

理解一切佛经关系的标准是“三时教法”,居士提出以后,从您说的话能看出来,您不以此为理解佛经关系的标准,因此您非常荒谬地引了一段《阿含经》中关于地狱的描述:“经里面说佛给比丘讲有地狱,给地神讲生天之论,讲的不是佛法吗?是妄语骗人的吗?”

我明确回答:说地狱的样子这些都不是佛法,都是随顺凡夫的颠倒邪见而说。佛法即能够觉悟的真理,而这些道理不能转为清净种子,非般若正见,不能从梦中醒来,因此不是佛法。如在大乘经这样说地狱才算佛法:“地狱空无相,其性极清净,是中无作者,从自分别生。我坐道场时,了此无生相,无相无生故,其性如虚空,此相皆寂静,是地狱三昧。”——摘自《大宝积经》第二十九卷

 

贤佳

对于“三时教法”的理解,可参看:

《论了义如来藏》

https://uncn.top/9561.html

《论了义如来藏之二》

https://uncn.top/9563.html

世俗谛与胜义谛是并存的,一体两面的,不应完全否定世俗谛,否则绝然否定前生后世、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便堕邪见。

 

居士甲

世俗、胜义为什么一体,佛说得很清楚了。另外,其实二谛还不够清楚显了,你拿“三自性”一对照就清清楚楚。

“若于依他起自性或圆成实自性中,所有遍计所执自性妄执,当知名增益边。所以者何?此自性中,彼自性有不应理故。此不应理,如‘菩萨地’已略显示,彼决择中当广分别。又若略说,由三因缘不应道理。谓种种非一品类名言所安立故;若离名言,彼觉不生故;又彼名言依义转故。损减边者,谓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诸有法中,谤其自相,言‘无所有’。如是真义理门,由远离二边理门应随决了。”——《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四卷

“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摄大乘论》上卷

凡夫所执着的因果、轮回,完全是眼病所见而不存在的幻觉,佛一开始随顺这个说,到“般若时”说法就破掉了。凡夫所知的一切法,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空。这就是不增益“遍计所执性”。但是你为什么又好像能看到色,又能有因果、轮回?就是“依他起性”,就完全是能做梦的心在那儿运行,所以《摄大乘论》就说只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一个因缘法存在,其他所有因缘都不可得,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梦中实际不存在的法。你维护这个不存在的法没有任何意义。一切经中说“不有不无”的密意就是依他起性。你还有那个眼病没除,还有颠倒梦想,而除的方法就是熏习般若正见,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如梦、如幻,唯心所现。

《中论》说的还不明白吗?“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就是“般若时”的中道义,它是遮诠实相,即实相无相,空掉“遍计所执性”,破一切凡夫所知法,但还没说“依他起”。

因果、轮回就是“般若时”破的。凡夫所知的因缘法,这是龟毛兔角的妄想,没有任何实际所依,只是自心虚妄分别,跟做梦完全一样,都是心的颠倒梦想,把不存在的当成真实。破了这一切凡夫所知法,然后就要说从梦里醒来看到的真实境界了,那当然就是三界唯有心,只有众生心在做梦,没有梦中一切法。

 

贤佳

“遍计执”是应完全破弃,但“依他起”不应完全破弃,否则落入邪见。

如《菩萨善戒经》说:“真实之法无有流布,离真实法亦无流布。愚痴之人说诸法空,则得大罪。若有说言‘大乘经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空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维,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诸法性无,云何得有流布于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谤一切法故。谤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兰那等真弟子也。富兰那谓诸法性无,而佛法中亦有亦无。……是故大乘经说,若不解空,甚于痴人。何以故?愚痴之人,说‘色是我’,至‘识是我’,有‘我’见者,不坏佛法;不解空义,永坏佛法,破失灭没。生‘我’见者,不至三恶;不解空义,为人广说,当知是人必到阿鼻。有‘我’见者,不谤三宝;妄说空者,诽谤三宝。说有‘我’者,不诳众生,不谤实性,不妨法性,不妨众生获得解脱,不教他人毁犯禁戒;不解空者,谤一切法,不解实性,不解法性,妨于解脱,与多众生作恶知识,自不持戒,教人毁禁,常乐宣说无作无受,令多众生增长地狱。以是义故,名为远离无上佛法。”(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82_002.xml#pT30p0968a2701)

《瑜伽师地论》说:“要有色等诸蕴,方有假立补特伽罗,非无实事而有假立补特伽罗。如是要有色等诸法实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诸法假说所表,非无唯事而有色等假说所表。若唯有假、无有实事,既无依处,假亦无有,是则名为坏诸法者。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起不如理虚妄分别,由不巧便所引寻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实。’由此道理彼于真实及以虚假二种俱谤都无所有。由谤真实及虚假故,当知是名最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坏世间随彼见者。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谓于如前所说一切色等想事所说色等假说性法,都无所有,是故于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说性法,说之为空。于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为余?谓即色等假说所依,如是二种皆如实知,谓于此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假。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于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达,如是随顺证成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卷第三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79_036.xml#pT30p0488a1201)

龙树菩萨《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汝谓我着空,而为我生过,汝今所说过,于空则无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汝今自有过,而以回向我,如人乘马者,自忘于所乘。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64_004.xml#lgT30p0032c1601)

《大智度论》说:“问曰:若云‘无为法空’,与邪见何异?答曰:邪见人不信涅槃,然后生心言:‘定无涅槃法。’无为空者,破取涅槃相。是为异。……众生虽闻佛说无常、苦、空、无我,而戏论诸法,为是人故说‘诸法空’。”(卷第三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31.xml#pT25p0289b2103)

另可参看:

《论恶取空》

https://uncn.top/9537.html

 

居士甲

法师看我的发言,在哪里有损减“依他起性”了?我难道没引经论来说明离二边的中道吗?还有:

“凡夫所执着的因果、轮回,完全是眼病所见而不存在的幻觉,佛一开始随顺这个说,到‘般若时’说法就破掉了。凡夫所知的一切法,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空。这就是不增益‘遍计所执性’。但是你为什么又好像能看到色,又能有因果、轮回?就是‘依他起性’,就完全是能做梦的心在那儿运行,所以《摄大乘论》就说只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一个因缘法存在,其他所有因缘都不可得,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梦中实际不存在的法(‘深密时’)。”这么明确,您怎么选择无视呢?

另外您对“依他起”的理解是什么?“不损减依他起”的意思是什么?请您详述。以及略述您对“遍计所执性”和“遍计所执性空”的理解,请勿长篇大论引用经论,引经论不代表正确理解和掌握了经论法义。

 

贤佳

可破地狱定相,但莫否定地狱的客观存在。可破因果定相,但莫否定因果报应的客观存在。否则即是破弃“依他起”,即堕邪见。您可回顾您先前所说。

 

居士甲

“依他起”说的就是诸法唯心所现,既然唯心所现,还有什么客观存在?

《大乘密严经》:“世间种种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离名无别义。……名从于相生,相从因缘起,此二生分別,诸法性如如,于斯善观察,是名为正智。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卷下)

地狱首先就是一个名,既然是名,就是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即如同龟毛兔角,完全是假安立,假安立就是彼处无有而说它有。这里面的名就包括地狱里的一切能安上名字的东西。然后是名所指的相,即色、声、香、味、触五种现量,这是哪儿来的呢?也不是外面客观存在,而是无始以来虚妄分别所熏习的戏论习气(阿赖耶识种子)所现,这个相就是依他起,它是有的,但却是虚妄而有,染污而有,颠倒而有,并非客观存在而有。

 

贤佳

“‘依他起’说的就是诸法唯心所现”,这“心”是八识心还是六识心?

所引《大乘密严经》是破名相,莫否定诸法无相实在,否则堕入恶取空。

 

居士甲

我只能为您感到惋惜,您没能接受古义唯识,还由于不辨真伪,受到伪经邪说影响,不能离二边过而知真实义。

您当前的看法,与“应成派中观”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他们的八大难题中的这两点:“第二,中观宗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性、实体、自体等,但是要安立一切世俗因果作用。第三,中观宗承认有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无非就是您口头上还说有一个阿赖耶识罢了,对“依他起性”的理解存在重大误区。

另外,您现在的理解,也是我自己曾经的误解,我是学了古义唯识以后茅塞顿开的。

 

贤佳

可再参看:

《菩萨善戒经》说:“真实之法无有流布,离真实法亦无流布。愚痴之人说诸法空,则得大罪。若有说言大乘经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空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维,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诸法性无,云何得有流布于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谤一切法故。谤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兰那等真弟子也。富兰那谓诸法性无,而佛法中亦有亦无。……是故大乘经说,若不解空,甚于痴人。何以故?愚痴之人,说‘色是我’,至‘识是我’,有‘我’见者,不坏佛法;不解空义,永坏佛法,破失灭没。生‘我’见者,不至三恶;不解空义,为人广说,当知是人必到阿鼻。有‘我’见者,不谤三宝;妄说空者,诽谤三宝。说有‘我’者,不诳众生,不谤实性,不妨法性,不妨众生获得解脱,不教他人毁犯禁戒;不解空者,谤一切法,不解实性,不解法性,妨于解脱,与多众生作恶知识,自不持戒,教人毁禁,常乐宣说无作无受,令多众生增长地狱。以是义故,名为远离无上佛法。”(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82_002.xml#pT30p0968a2701)

 

居士甲

经文没有错,我能理解经文说的什么意思,而您是属于误解了的。如果要认真平等地交流,就请您回答我前面的问题。若法师愿意继续往下交流,请先回答以下问题,不要逃避、转移话题,也不要引用经论,那完全是“六经注我”。

您对“依他起”的理解是什么?“不损减依他起”的意思是什么?请您详述。以及略述您对“遍计所执性”和“遍计所执性空”的理解,请勿长篇大论引用经论,引经论不代表正确理解和掌握了经论法义

略述您对“法无我”的理解,略述您对“三时教法”的框架理解。

作完这些回答以后,我们才能继续交流下去,否则自说自话没有意义。

我个人对这些的理解在前面都有叙述,不再重复。

 

贤佳

我先前辨破您的观念,并质问您,您没有正对回答,而要迂远系统辩论基本概念问题,只会各说各话,虚耗时间。我将我们的交流内容整理分享,供大众参考,智者思而得之吧。

 

居士甲

是这个问题吗?“‘遍计执’是应完全破弃,但‘依他起’不应完全破弃,否则落入邪见。”我后面回答得很清楚:

{法师看我的发言,在哪里有损减“依他起性”了?我难道没引经论来说明离二边的中道吗?还有:“凡夫所执着的因果、轮回,完全是眼病所见而不存在的幻觉,佛一开始随顺这个说,到‘般若时’说法就破掉了。凡夫所知的一切法,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空。这就是不增益‘遍计所执性’。但是你为什么又好像能看到色,又能有因果、轮回?就是‘依他起性’,就完全是能做梦的心在那儿运行,所以《摄大乘论》就说只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一个因缘法存在,其他所有因缘都不可得,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梦中实际不存在的法(‘深密时’)。”这么明确,您怎么选择无视呢?}

您说我“损减依他起”的这个罪名是安不上来的,因为我说得相当清楚,刚刚回看与您的辩论中,总结出您的一个最明显的自相矛盾的地方就是:

一边说“不应完全否定世俗谛”,一边说“遍计执是应完全破弃”,世俗谛即世俗人执着的真实,即是“遍计所执性”,若是“遍计所执性”,按您所说应当完全破弃,但又不应完全破弃,矛盾。

“依他起”就是真实情况,也叫“遍计所执性自性执”,即引起眼病(遍计所执性)的根源、机制,即阿赖耶识种子生起前七识现行、前七识现行又熏回阿赖耶识形成种子,这个过程是真实存在。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凡夫的种子都是染污的邪见种子,所以生起的现行也都是颠倒梦想。也就是说凡夫的种子基本都是染污的,修行就是要转种子,熏习般若正见,观一切法无自性、如梦如幻,慢慢证初地见道,照见五蕴皆空、三界唯有心。

“依他起性”是理解“五蕴皆空”的指头,我们必须借这个指头才能把诸法实相理解得很透彻,所以不应损减“依他起性”,就是说必须承认有能分别(唯识),即:有能做梦的心,没有梦中的一切法,总结起来就是“唯识无境”。

梦中法是毕竟空的,不承认这点就违反“般若时”法义。“唯识时”告诉了我们能做梦的心,自此就能圆满解释一切法。

您如果要收集辩论内容,请附上我说的最后这段。

 

贤佳

地狱、天堂的存在,作恶堕落地狱,行善生于天堂,都是依他起的。您先前没有否定这个吗?

我先前问说:“‘依他起说的就是诸法唯心所现’,这‘心’是八识心还是六识心?”您没有回答。

 

居士甲

能做梦的心的染污记忆(阿赖耶识种子)产生梦中影像(现行),这就是依他起,梦中影像即《密严经》所说的“相”是依他起。这个梦中影像存在吗?存在,但不实,因为谁都知道梦中法毕竟空,梦中见到的一切只是自心分别出来的,所以只有能分别,没有所分别。

凡夫把这个影像当作真实,并且在这里面发起言说、计着,就是遍计所执性。如有一个地狱影像现起,这本来是由阿赖耶识部分染污种子生起的影像而已,也就是自心所现,但凡夫不知,见到自心所现的影像时以为是心外客观存在,于是进行种种计度分别,说“这是地狱,这有油锅,那儿有什么,我在受苦”等等,这些就完全是龟毛兔角的。而这种错误知见就会熏回阿赖耶识形成新的种子,这也就是《密严经》说的“名是遍计执”。因此需知,依他起的相和遍计所执的名实际都是需要遣除的,即《密严经》所说“名相二俱遣”。

而您所说的“作恶下地狱”,这些名,完全是遍计所执性。而那个自心所现的影像是会生起的,的确有,但非实有,因为它的起因就是“无始以来虚妄分别习气”。所以在原则上,遍计所执性是彻底空的,那个影像是要“如梦”观的。知道其相非实、无有自性、如梦所见、唯心所现,即转染依。

至于您的问题,完全就是戏论。藏识种子和现行(意识)是永远不能分开的,它们如同芦苇相互依持不倒,您如何问说“唯心的心是八识还是六识”呢?凡有言说,即是假施设,即是究竟种种遍计所执。您把藏识与现行分开提问,可见根本上误解唯识,所以没有回答实在是因为您非正问。

好多复杂的东西只是为了引导你了解真实和虚妄的区别,这是一种方便安立,目的就是让你找到否定虚妄法的抓手。例如阿赖耶识、末那识、第六意识,这些都是假安立,都属于模型。就好比一个人,他有思想、有生命,我们就把生命假安立成阿赖耶识,把思想假安立成末那识,把这个人做梦时梦到的自己安立成第六意识,又因为这个第六意识安立出了前五识,实际上梦里那个人没有意识,是这个人做梦时妄想出来的。你看这些假安立是不是很复杂了,一共八个识出现了,而实际情况只是一个人在那里做梦,这只是一法的存在,但佛要从凡夫角度讲清楚这是个什么法,所以就讲这个生命体叫阿赖耶识,他起心动念时就叫末那识,他做梦梦见的自己叫做意识,意识通过梦里那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来感受境界,所以把一法就拆分成八法了。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你会发现越细致复杂地深入研究就会越违反般若法义,只有精简提炼成一法,总结成一个生命体在做梦,这种概念就符合般若和唯识的法义了。佛也是这个目的,只是很难让弟子信服,所以佛只能说“你要多闻熏习”,只有多闻熏习后你才有能力把佛法集为一团、一聚、一分作意思维,这样才能刹那间消融无量劫罪业(错误认知)。

 

贤佳

梦中所见所闻都是意识分别出来的,而醒时的所见所闻并非都是意识分别出来的,如自己的身体、山河大地、饮食器物等并非都是自己的意识分别出来的。梦中杀人、邪淫无罪(或极轻微而可忽略不算有罪),醒时故意杀人、邪淫则有重罪,未来果报不同。这个您不认可吗?

您说“‘作恶下地狱’,这些名,完全是遍计所执性”,那么您认为自己醒时作大恶不会下地狱受苦吗?

您说“藏识种子和现行(意识)是永远不能分开的”,凡夫无梦睡眠或昏厥,或圣人入灭尽定时,意识不现行吧?那么这时藏识就不存在吗?

佛教说“诸法唯心所现”,是在八识体系说的,不是局限于六识体系,您对这个不肯明确认可,难免混滥概念、戏论法相。

 

居士甲

我们现在不是醒着,就是在颠倒梦想。

前面的问题说得很清楚了,不再回答。您问:“凡夫无梦睡眠或昏厥,或圣人入灭尽定时,意识不现行吧?”

凡夫无梦睡眠或昏厥时以及无想定只是第六意识不现行,第七末那识思量心还在。

“现行”后面括号中的“意识”,是指对我们梦中凡夫而言,并且后文补充非常清楚,阿赖耶识、意识、末那识都是假安立,执其名言随起言说就是遍计所执性,实际只有一法存在。八个心识只是方便安立,实际存在非常简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意识即是妄想出来的概念。

如果您看了我这段内容,应该会发现我从未把六识与八识分开,并执其差别,我不停在化繁为简,归八识为一心,既然是一心了,六识去哪找?早就抛开在梦里面了。

 

贤佳

“我们现在不是醒着,就是在颠倒梦想”,既然如此,那就不必说颠倒梦想话了。(注:邮箱被拉黑,这个回复未能成功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