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诚体系的团体主义与戒律的讨论之二
(20200421)
(一)
【居士(原龙泉寺义工)】因为我们是烘培店,两三岁的小孩很多,所以我们的展柜比较矮,为的是让孩子能够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有些刚会走路的小孩来了我们店,拿这产品、摸那个价位牌,有些父母就会教诫孩子不可以这样,我就会跟小孩子说:“没有关系的,那个东西坏不了,玩玩可以的。”有些小孩有想要的东西时,父母就会教他先放到收银台的桌上给我扫码付款再要,但是我总是对孩子说:“不用,我看见了。”意思是我不用他放桌上给我扫码,我手点电脑也行。次数多了,有个家长就很委婉地批评我说:“不管怎样那也要让孩子有这个意识啊!”她的意思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购物意识。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反而觉得自己随和。可是前天发生了一些事,让我觉得自己也许做错了什么。有个妈妈带才三岁的儿子来买东西,那个小孩看中我收银台旁冰柜里的蛋糕,他就自己冲到里面打开冰柜自己拿,一般我们收银台是不给外人进的,我没有制止他。然后他吵着不打包要在店里吃,我就给他装在碟子里要给他端桌上去,他不要,非要自己端,没办法,我就让他自己端,谁知道,我才转身,那个蛋糕就掉地上了。然后那个妈妈就认为是我的责任:“不知道孩子小?怎么让孩子自己端呢?”她拒绝付款,我只好给店长打电话。在我打电话的时候,那个孩子到处乱拿我桌上的东西,把我的涂改液拧开撒了一桌子的白色液体,还几次挂断我的电话,几次又再冲进柜台拿另块蛋糕……可是那妈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而我呢,觉得委屈,认为好心没好报。我不知道错在哪里了。
【贤佳】违理“溺爱”放纵,其实害人。如《论语》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诲乎?”佛教戒律要求见人犯戒宜应适当劝谏,如果见犯粗重戒则应举治,否则自己犯戒。
对“可爱的”小孩如此,对“有恩的”师友也如此。随情违道则是自误误人。如《论语》说:“乡愿,德之贼也。”
《四分律行事钞》(道宣律师)说:“一、众僧与师作治罚,弟子于中当如法料理,令和尚顺从于僧,设作令如法不违逆求除罪,令僧疾与解罪。二、若和尚犯僧残,弟子当如法劝化令其发露,己为集僧作覆藏、六夜、出罪等。……五、和尚有疑事,弟子当以法以律如法教除。六、若恶见生,弟子教令舍恶见、住善见。……《僧祇》:‘和尚、阇梨有非法事,弟子不得粗语如教诫法,应软语谏师:应作是,不应作是。’……若师令作非法事——‘唤女来’、‘取酒来’,应软语云:‘我闻佛言:如是非法事不应作。’……《五百问事》:若弟子师命令贩卖、作诸非法,得舍远去。”(卷上)
【居士】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们与师父和法师不是以法相见,更多的是以情相牵。我们满足于看到师父,每每看到师父在寺院出现就激动万分,万人空巷,每当得到法师的器重和肯定,我们就觉得生命有意义。我们对师父、法师极尽虔诚顶礼膜拜,可是事实上这些只是一种情感,无论是做什么都不过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中对师父的情感,这对改变我们的身口意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我们不于法恭敬,不学会以法自娱,我们不在法的获得和认识中产生愉快,尽在人的情感里打转,内心是不清净的
【贤佳】随喜思辨!
【居士】我们都在错误皈依,我不同情她们。我在极乐寺的时候身心不好,我歇斯底里闹着要见某位我无比崇敬的法师,他不见我,我也不怪谁,只能怪自己错误皈依,在感情以外的生命没有找到心灵的依止,付出了十年的代价。
【贤佳】正皈依法,不舍慈悲,依道而行,自立立人。
【居士】凡事要多反求诸己,她们需要反省,还连累法师您身败名裂,我听说因为这事某位比丘尼还在见行堂把法师您给打了。
【贤佳】我很安好。
【居士】龙泉体系培养出来的女尼虽外现出家相,但是很多身心不独立,深深依恋男性出家众,被过份保护得太好了,一点点小事都过不去,这就是我不同情她们的原因。有很多人在内心当中不能树立自己的生命力,纯粹是因为向外驰求的太多,向外求得越多,生命力越脆弱。我也曾经那样,对名利、对情爱的贪染很厉害,总是相信外面有个坚实可靠的肩膀可以依靠,有些许小事就去找法师,从不试着自己解决,慢慢地我变得异常脆弱,一点小事都歇斯底里。现在我能尽量自己做的事情都不麻烦别人,对情爱的渴爱也不那么严重了,因为既然我什么都可以自己解决了,那对方对我来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贤佳】此是苦因,正应悲悯。不能悲悯,应是未能真正看破。着相嫌弃,深有实执,浅见离悲,非契大道。
(二)
【贤佳】附件《关于学诚体系的团体主义与戒律的讨论之二(20200416)》,您看是否有什么偏差问题?
【极乐寺尼】每个人学佛、出家的发心不同,有为找依托的,也有为求解脱的,有为追随某人的,也有为求智慧的,客观对待较好。
(三)
【原极乐寺尼】您给居士回复的观点,末学基本赞同,再补充说一点自己的感受:
我们往往容易执于守护一方的利益,而形成跟另一方利益的对立。当我们在作这种守护的时候,感觉自己捍卫了这一方的利益,却往往忽略掉我们可能同时伤损了另一方的利益。那么把眼光放大来看,我们究竟是善多还是恶多,是功德多还是过失多呢?不一定是善多、功德多,说不定是恶多、过失多。
这种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根源于正见不足,偏狭或混滥地理解善和恶、得和失。
比如,允许孩子不遵守常规来把要买的商品放到收银台扫码付款,似乎是“随和”,但这只是对“孩子”这个角度的“随和”,而对于需要让孩子培养规则意识的“家长”来说就是“强硬”了,因为没有配合家长来完成对孩子的规则教育。家长的委婉批评,确实是委婉,因为孩子应该身体力行的规则行为已被“取消”掉,那么家长只能靠语言上的说辞来教育孩子:这种“随和”是不对的,不意味着孩子你这样做是可取的。这样可能至少还能让孩子心里还会绷着“规则”这根弦。
况且,这种对孩子的“随和”也不是真随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在这里得到了“随和”的对待而不用遵守常规的付款流程,到下次这孩子去到另一个要求遵守常规的商店仍然这样不遵守常规,他可能会被店员骂而反责店员“不随和”,并且还未形成独立意识的小孩也会感到错乱:为什么在这个商店可以这样做,而在那个商店却不可以这样做,那我到底怎么做是对的?这就导致:因为一个小小的“随和”,一些默认的、常行通用的社会轨则和秩序在孩子心目中就被打破了一个小口子。这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滥慈悲”,没有智慧的融摄。
所以,用更全面和长远一点的眼光来看,以明确的原则性对待还没有形成明晰规则意识的孩子(但表达方式可以温和),可以更好兼顾到各方利益,既关照到孩子未来的健全人格,也照顾到眼前家长的心情。就哪怕这个家长没有说“要让孩子有这个意识”,不存在说要配合这个家长的问题,但也同样遵守该遵守的原则,本质上也是帮助孩子并帮助了家长。
接着的那个事例也是跟上面的问题类似。商店规定不让人进到收银台里面,这是正常合理的规定,也是“常识”,因为收银台是商店的“隐私”而重要的区域,应该保护好不让外人进入。让不懂事的三岁小孩闯入这区域,小孩会搞乱收银台及周边秩序是很可预见的事情,但是不去制止,貌似对小孩很“随和”和“慈悲”,可是对店主就不“随和”和“慈悲”了:小孩后续的一通捣乱而给商店全局(店面秩序、店员本人、接电话的店长、小孩妈妈及小孩本人)造成的混乱,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会对商店造成间接、隐形的损失。
再者,对具体事情的处理,个人认为可以自己掏腰包垫付赔偿款了事。一是,事情难分谁对谁错;二是,就算是对方错,这也不是大的原则性问题,一块蛋糕也贵不到哪里去,就当自己吃点小亏,息事宁人。而且自己主动承担了赔偿款之后,也可以以此适当慑住这对无秩序感的母子,要求说:“这块蛋糕的钱我来付,但是请妈妈看好小孩,不要让孩子再进入收银台这边来自己拿东西。”(当然,表达方式可以温和。)由此让主动权回到自己手上,也可避免后面那些混乱的发生。再说,打电话给店长的电话费、撒泼浪费了的涂改液,这些不都是钱么?不过,到底是否应该自己“吃亏”掏腰包,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这里只是提供我的角度供参考。
话又说回来,像那些要求孩子要有规则意识的家长,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有意识作这样的教育,而对这位店员(包括所有社会成员)起到了隐性的保护作用,这样的家长其实值得我们感谢。
又比如上次邮件里的事例,为了维护烘焙店的利益,想尽量先卖完不新鲜的货品再卖新鲜的,看起来维护了店里的利益,可是顾客的利益就受到损失了,而顾客利益的损失实质上等于商店利益的损失,因为商店是靠顾客生存的,实际上谁的利益都没有维护到。
还有在龙泉寺大寮里工作的时候,把剩余的食物看得死死的不让别人打,貌似维护了大寮的利益,但实际上不一定维护到,因为食物剩余久放,最终可能会变质而不得不倒掉,这就导致供养的居士没有得到供养的实益,做饭的义工等于做了一部分无用功,而没吃上饭的义工却又在那边饿着肚子。
这些都是个人见解偏狭,也即正见不足造成的。正见的培养需要有意识地学习,点滴积累,而培养正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是从戒律入手,居士就从五戒入手。因为戒是佛制定的,蕴含着佛的慈悲、智慧、深远洞见,蕴含着业果法则,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入手。有人讲,佛教五戒戒禁的“杀、盗、淫、妄、酒”对应的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即“不杀”对应“仁”,“不盗”对应“义”,“不邪淫(或不淫欲)”对应“礼”,“不妄语”对应“信”,“不饮酒”对应“智”,我觉得很有道理,这说法也很切合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我觉得或者也可以说,戒禁杀、盗、淫、妄、酒的行为是因,获得仁、义、礼、智、信的品格是果。持守五戒或至少随顺五戒的内涵去行持,逐渐就能奠定一个“人”的品格,自然而然看待事物、抉择事物的眼光和心态就能趋于中正之道。恰如之前某次交流材料中说,佛戒是最好的中道,以我持戒的体会,我觉得确实如此。
(四)
【原极乐寺尼】贤启法师曾经是荷兰大悲寺的负责人之一,并且也在欧洲的一些由极乐寺尼众住持的道场转过,对国外极乐寺尼众的情况有所观察和了解。他说:“在国外的这些尼众同学,虽然身在国外,也不持独戒,行动自由,但是头脑还是很闭塞,根本上还是心没有打开。”(大意)
末学结合自己现在对修行的体会,对这段话有些感想。我觉得学佛首先要有开阔的心胸,同时,如果是出家人或受戒的居士应该尽力严谨持戒,但开阔的心胸和严谨持戒又不是冲突矛盾的。而在极乐寺看到有个误区是:一说严谨持戒就认为是拘谨,一说打开心胸格局就弄成了突破戒律、滥作开缘,好像这两者不能相容似的。结果弄了半天,戒律持得不伦不类,而所谓的心胸格局不过是围绕着“师父”的那点东西。
那么,怎样才是开阔的心胸呢?我个人的不成熟的总结,觉得最基本的,要能包容不同的声音,能容纳不同的观点(邪见不算),能广开言路,不排斥理性的批评,愿意与观点不同的人交流讨论,等等。如此才有可能发现到自己错误的东西,吸收到别人正确的东西。如果是自己错了,又不准别人批评,又不愿跟人讨论,又不能接受不同的观点,那怎么能发现自己错了呢?或者哪怕没有泾渭分明的对与错,有开阔的心胸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不是也能丰富自己的思路,打开自己的视野吗?
而在极乐寺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空间的,我们只能接受“师父”、“常师父”的观点,也不容许对他们质疑、对他们批评的。一旦形成这种思维定式,或者认为修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那就难反转了。
我现在回顾我在极乐寺的那两年多,觉得自己算不上多么盲从,但也谈不上多么独立,就是一个模模糊糊的状态。而离开极乐寺后经历了许多,从对学诚事件的反思中也收获了很多,慢慢地就越来越认识自己,认识佛教,认识社会,也开始去认识自己和佛教是一种什么关系,自己和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佛教和社会又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认知,虽然可能还很浅显,但是已经搭起了框架,可以在框架的基础上慢慢去填充丰富它。这是在极乐寺的那种环境下不可能给我带来的。我想,这个时候的我,哪怕只能为这个世界做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前提是自己选择的),我的内心都会是充盈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心胸的开阔也不是人人皆能与生俱来的,大多数人还是需要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获得。中国的俗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学佛上面,我认为也是合适的。置换为佛教的语境,“读万卷书”等于是广读经论,“行万里路”等于是能够参访不同的善知识(在现今时代,不一定是真正去“走路”,用现代通讯工具去广为请教也可以的)。我认为今天我们学佛不是没有条件去“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而是没有这种意识,或者是我们的师父(上师、老师等)限制了我们,禁锢了我们这种意识。所以就会出现身体很自由了,但是头脑还是让人感到很闭塞的情况。
要是没有开阔的心胸,就会学戒学不好,持戒也持不好,最后就弄成一种狭隘的东西。反过来,如果没有戒的摄持,所谓开阔的心胸也会被弄成一种没有边界、没有准绳的东西。
有以上一些朦朦胧胧的感悟,不知所言是否合理。您有什么看法吗?
【贤佳】您的思考很好!如果广阅经律,真诚思奉,随力行持,自然容易常怀惭愧,并易慈悲善待他人,乐意听取不同意见。
如《菩萨璎珞经》说:“今闻如来说甚深法诸贤圣律所入之门,其有闻知了此法者,亦不见着,亦不见脱,于空无法而无所损,不见诸法有所从来、有所从去。若善男子、善女人,深观此法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尔乃明达,名为解脱。一切诸法各各别异,其所言见悉各离散,无有合偶,复于诸法不生想念而有所成,亦复不念有解脱者,所观诸法亦不有内,亦不有外,亦无有远,亦无有近。得慧菩萨深了本无,其知是者去贡高心,不生憍慢,是为善男子、善女人于诸善法而得解脱,便得住于无生灭地。其所住者不见有住,复于诸法住无所住,亦于诸法见无所见,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正其性行不念非邪。其作正见者,便于内性观了色相亦无有色,亦不见色而有色也。何以故?知一切法观空无形,知其本空如色无有色,于一切法亦不有受,亦不无受,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切法而得解脱。……夫泥洹心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亦复不在两中间止,有受菩萨无生灭处,诸菩萨心道等无二,亦无若干。道心适等无若干者,于一切人必有平等无二之心,是谓菩萨故名曰等而无差别。……若有菩萨摩诃萨,欲逮一切智、欲上菩萨位、欲得金刚三昧、欲得降伏魔官属者,欲逮一切诸法门总持者,欲离此彼处者,欲庄严佛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习如来无着之行。……佛复告:‘善男子、善女人!吾般泥洹后正法渐衰,多有众生倚托法服,贪小利养,诈发道心,亏损正法,无清净意,如斯等人不信三宝至贤之行,虽在我众,离我甚远。若复善男子、善女人,修习如来无着之行,虽在凡夫,未上菩萨位,执心牢固,不舍道意,如斯等人,正使处在亿百千万由延之外,犹去我近。何以故?此善男子、善女人,修习如来无着行故。’……若有菩萨摩诃萨于诸空法生染着心,便自贡高,轻蔑前学,如此等善男子、善女人在凡夫地,不应称为菩萨。”(卷第九)
(五)
【法师(原龙泉寺比丘)】就是最后一题,本来也不需要同情她们,当然也不能嫌弃她们;不能依赖别人,但也不是说别人不重要。所以还是鼓励她系统的闻思修行为好,不然发心也好、不发心也好,依靠别人也好,不依靠别人也好,都是萨迦耶见,本质上没有区别,蒸沙煮饭,不能成就。不了知这些方面的话,同学们要么对别人心生嫌恨,要么陷入爱见大悲和乡愿,始终不得要领。
【贤佳】何以说“本来也不需要同情她们”?
【法师】因为还有能同情的我,所同情的她,这应该是萨迦耶见,而不是慈悲。真正的慈悲是能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无慈悲,是名慈悲。
或者知所谓自心起嗔恨嫌弃,知所谓对方心起依赖,知自心嗔恨嫌弃心灭,知对方依赖心灭,心中不再有自他,而只有法的世界,自然而然能够善待一切众生,是名慈悲。
【贤佳】了解了。慈悲有层次,若未证人空、法空,法缘、无缘慈悲亦是遍计执,不妨修行生缘慈悲。如《大智度论》说:“众生虽有大罪大过,但欲利益,不生恼心。慈心安稳无碍不恼心,譬如孝子爱敬父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儿女,无淫欲心而生爱敬慈念。世人但能爱敬所亲,菩萨普及一切。得是柔软清净好心,名众生忍,是法忍初门。”(卷第七十二)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