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人生》辨析(部分)
《认识人生》第一讲《以清净心听闻正法》辨析
一、混淆“轨范语清净”和“所说法清净”
【原文】轨范语清净,就是说法师的三业很清净,以及所谈出来的佛法能够启发人家。
【辨析】轨范语清净只需要论师的语言清净,无句、义垢染即可。“谈出来的佛法能够启发人家”已经归属到“所说法清净”里面了。
二、错说讲法出处
【原文】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轨理,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的说法。
【辨析】此说不是阿底峡尊者的说法,可以看《广论》原文:“后时止迦摩啰室啰,圣教盛行,彼诸智者,则许三种而为初要,谓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轨理。”这种说法是戒香寺(止迦摩啰室啰)的传承。
三、只说目标要求,不讲实现方法
【原文】学佛法所要培养的,就是对事物的一种如理作意的能力和方法。能够如理作意,那不管我们看到、听到什么,遇到、接触到什么,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内心就会有这种佛法的力量。
【辨析】讲了很多,但到最后没有答案,没解释什么是“如理作意”。
四、偏说佛法都为对治散乱心、分别心
【原文】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
【辨析】无分别心只是慧学空性的部分,仍需进一步修习菩提心等方便法,所谓福慧双修。
五、偏解滥说慈悲心
【原文】那么有条件、有分别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就不是真正任运了,不是真正悲天悯人的菩萨胸怀。
【辨析】此说与经论不符,菩萨不单修无缘慈,同样修有缘慈,如《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玄奘法师译)卷四十四:“谓诸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者,有情缘无量;二者,法缘无量;三者,无缘无量。”{编者注:“悲天悯人”即是有分别的有缘慈悲,讲者概念混滥。}
〖附辨析答疑〗
〖问〗菩萨不单修无缘慈,同样修有缘慈,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谓诸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者,有情缘无量;二者,法缘无量;三者,无缘无量。”不是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吗?而且从所举的《瑜伽师地论》的三种“四无量”中,我也没有看出哪个是“有缘(条件)慈”。“有情缘无量”不是指与众生结缘无量吗?“辨析”中所指的“有缘慈”是指“佛度有缘人”,不度无缘之人吗?可是我理解,在菩萨心中,并不会作意他不度无缘之人,而是“有缘”只是能度化的一个必备条件,所谓“佛无所不知,但不是无所不能”,是他“不能”,而不是他把“有缘”“无缘”当条件来卡是否要度化的吧?其他两点更看不出哪个是“有缘慈”了。
〖答〗为了使问题更清楚,我想我们可以先把《瑜伽师地论》的原文补全,然后分别了解有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的定义。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云何菩萨修四无量慈悲喜舍?谓诸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者,有情缘无量;二者,法缘无量;三者,无缘无量。若诸菩萨于其三聚一切有情安立以为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于其最初欲求乐者发起与乐增上意乐,普缘十方,安住无倒有情胜解,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若诸菩萨住唯法想增上意乐,正观唯法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法缘慈。若诸菩萨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悲、喜、舍三当知亦尔。”
有缘慈:即有情缘慈,那这菩萨缘的是什么呢?这个需要一点点来看。首先是三聚一切有情,如《瑜伽论记》(释遁伦集撰)卷十一:“一、邪定聚,谓作五逆定入地狱故。二、正定聚,得忍已去定得涅槃故。三、不定聚,除前二外余众生是也。”然后这些有情又有三种状态:1.无苦无乐;2.有苦无乐;3.有乐无苦。那么慈心对境是指的最初的无苦无乐的有情,有苦无乐的众生是悲心的对境,有乐无苦的众生是喜心的对境。舍心通对三种状态。如果更细微的,我们还应理解慈心所对的无苦无乐的众生与自己的关系上还分亲、怨、中庸三种类型。那修有缘慈的菩萨就会缘着慈心对境的众生,以听闻慈悯正法和受持该法引动的增上力,愿意给予这些众生快乐。这种正确的作意称为正,反之则是倒。这可以在禅定中观修,也可以散心修,真实对境也可以修。具体的慈悯正法如:思维有情与自己冤亲不定,有情为三苦逼迫,修习慈心能断瞋恚,修习慈心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
法缘慈:菩萨知道众生唯是假法,非是实有,然后缘着五蕴假合刹那变化的幻生有情,产生慈心。此处与有缘慈的差别是对“有情”有了更深入的观察,即真切地观察到有情非自能做主,一切亲怨都是宿世因缘所成,由于观察更加深入,所以慈心的量也就更加深广。
其中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缘无常变化的法理是不能引发慈悲心的,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法理引向有情悦意相后才是修慈悲心。
无缘慈:了知众生五蕴假合之缘非是实有,一切差别唯是名言安立,远离自他种种分别,而产生的同体大慈。
三慈的差别和汇通可以参考《灵峰蕅益大师宗论》(蕅益大师著)卷二:“慈之名一,义有三: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也。慈之义三,体惟一,谓佛性也。佛性体恒不变,生佛不殊,达此佛性,便成三慈。有人于此,起惑造业,破戒犯法,菩萨见之,了知善恶从因缘生,如幻而有,既造幻因,必招幻果,誓拔其幻因幻果之苦,与以幻灭之乐,是生缘慈。又知此善恶法既从缘生,便无实性,当体本空,不了本空,枉受轮转,今自了本空,亦令他觉了本空,拔不了苦,与了空乐,是法缘慈。又知此善恶法,缘生无性,无性缘生,其体不二,即是实相,不了实相,妄堕二边,善了二边,罔非实相,拔其非边计边之苦,与以即边即中之乐,是无缘慈也。说虽次第,行在一时。”
《认识人生》第二讲《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辨析
虚说自学经论利益
【原文】那我们的根基、条件够了,当然自己看,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大的受益。{编者注:讲者欲擒故纵,仍然导向依人。}
【辨析】希望如此,回归经典。
《认识人生》第三讲《如何实践佛法》辨析
一、无理“低估”菩萨境界
【原文】如果我们以一种烦恼的心、染污的心去求菩萨,菩萨会怎么看待我们呢?菩萨肯定会看你这个人很可怜。
【辨析】参考学诚“开示”《建立大乘佛法正见》第一讲的原文:“悲悯有情不是说我们要高人一等,然后觉得:‘哎呀,你们这些人都很可怜。’那不是悲悯有情,那是恭高我慢,那不对。”
二、滥说安乐与佛法无关
【原文】追求的都是现世的一些安乐,现世的一些事情,它跟佛法的本意是了不相干的。
【辨析】持戒即可得现世安乐,佛法并不是都求来世、往生的事。《摄大乘论释》(阿僧伽造论,世亲菩萨作释)卷九:“〖论曰〗戒三品者,一、守护戒,二、摄善法戒,三、摄利众生戒。〖释曰〗守护戒是余二戒依止。若人不离恶,摄善、利他则不得戒。若人住守护戒,能引摄善法戒,为佛法及菩提生起依止。若住前二戒,能引摄利众生戒,为成熟众生依止。复次守护戒由离恶故,无悔恼心,能得现世安乐住。”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