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多识仁波切“密比显高论”的二个自相矛盾处(赏花人2017)
既然多识仁波切,要安立“密比显高”,那么,我就提几点疑问。一方面,给有缘菩萨看看所谓密比显高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二方面,假如仁波切看到,也是希望能帮助仁波切改进自己的论据,更好地提倡“密比显高”论调。
本来这些在二十三点质疑一文中都提到了,但是由于该仁波切回避这些问题,只在一些边缘话题上绕,所以再一次特别把这两点单独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参考。
多识仁波切的原话:
“哲学上大乘佛教分唯识、中观两派。简单地说:唯识派主张万物不离心,或者说万物是心识的显现。中观派主张心(主观意识)和境(客观存在)是相对的存在,世俗谛中俱有,胜义谛中俱空。但在转世因子的认定上两家观点一致,都认为是受染意识——我执是转世因子。但在密法中主张物质和精神智能是不可分离的双合金刚体,因此,在转世因子上也主张有意识因和业气因两种。如果转世因子是纯意识,那么,转世的意识,五蕴不全(缺色蕴),新转世的色身的前因又在哪里呢?按因明的原理,色变色,识变识,不会相互转化。因此,物质色身的前因必然是物质,非物质意识的前因必然是意识。又,如果死亡后只有纯意识的存在,那么,中阴身的色身(可见身)从何而来?对这些问题只有密法理论才能回答得合乎逻辑。”
一、 多识仁波切的双重标准
1、一个理由显密都可以破——但该仁波切只拿来破显。
该仁波切,以“色生色,识生识”为理由,破自己以为的显宗唯识“只有识,没有色”之说。
但是,色生色,识生识,同样可以破色心不二金刚体。也就是说,如果仁波切用“色识体异,各生各”破所谓的“显宗”唯识“转世因子唯有识,无法对于色的转世自圆其说”,那么同样可以用“色生色,识生识”来破该仁波切的色心不二金刚体。
理由如是:色生色,识生识,则色识决定是二体。是二体,则决定色识可分,可分就非金刚体。
但是,该仁波切只是拿“色生色,识生识”破他认为的“显教”唯识,却不说这个理由也对他的“色心体不二”有同样的瓦解作用。
2、如果该仁波切所持的色识不二金刚体之说成立,则色不离识之唯识也成立——但该仁波切只许自己的“金刚体”成立。
反之,如果仁波切说色识体不二成立,则“离识无色,离色无识”之唯识理也成立。但仁波切显然对于这一点没有充分交代。
既然仁波切持色识不二说,那么离识无色理成,业熏习识,则必影响色,如此,“显教”唯识说业熏习识可成。
3、该仁波切认为他看过的唯识经典就是全部。
实际汉传《楞严经》也是属于第三时,《楞严经》就有色心本来不二的论述,以及“业习因”的论述。《楞严经》在论及“转世因子”时,常用“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并非是只有一个“染污意识而没有业习因”。
注:之所以说这是仁波切认为的唯识,为了区别于汉传唯识,有必要区分一下。该仁波切极有可能没读过汉传唯识的许多经论,比如《楞严经》,比如窥基大师《唯识二十论述记》。汉地唯识,只说离识无色,不说不离识色无,即汉传唯识也可以说是色心不二“金刚体”,见、相本不离。该仁波切似乎并未读过窥基大师著作。
所谓密比显高,里面存在许多误会。
二、该仁波切的自相矛盾之处
仁波切原话:
“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上,显宗只是把环境看作众生各自的业力形成的生存环境而已,而密法把天地视为外宇宙,身体视为内宇宙,内外宇宙有着相同相应的盛衰变化规律。生命的净化升华的修炼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是时轮密法的环境与身心相应法理特色之一。”
1、矛盾重重
前面那段,该仁波切说,他们认为比密低一个段位的“显宗”在转世因子上只有“染污意识”,没有“业习因”。
但是,在这个“密比显高”的理由里,该仁波切又说“显宗把环境与众生的关系”看成“业力关系”。等于这一段里,该仁波切又说显宗有“业习因”这个转世因子了。该仁波切似乎有点善变。
如果说这里的显宗“业习因”成立,那么前面说显教没有业习因就不对。如果说前面说“显教没有业习因”,那么这里又不对。
2、该仁波切完全不知《楞严经》有身心世界本来是统一体的论述。
《楞严经》第四卷有大量的身心世界统一体的论述,其他章节也有论述。仁波切似乎并未看过,这样来下定论,似乎不妥。
也希望该仁波切继续把这些问题交代一下,以便更好地发挥“密比显高”的论调。
注:实际上是“密比汉高”,在多识仁波切的回复中。明确表示,他所了解的唯识,就是显教唯识,也就是汉传唯识。他在密比显高论中,认为藏密比显唯识高,也就是藏密比汉传唯识高。即,该仁波切所谓的“密比显高”,实际上是,密比一切不习他“多识仁波切所定义的密教”之外的汉传高。这其中,包括汉传唯识、三论、天台、贤首、华严、净土。
由此可知,虽然该仁波切强调“密比显高,‘显’不是指汉传”,实际上还是密比汉高。因为该仁波切认为,天台不属于他所定义的密教,唯识不属于他所定义的密教。禅宗也不是,净土也不是。该仁波切提到的汉传之密,只能算汉传一个教派,而汉传大多数都非此教派。
因此可以说,密比显高,以“显一字”巧妙地避开“挑起汉藏关系”的污点,同时又可以迂回地将“藏密高于汉传”的思维输送给不明真相的初学信徒。久而久之,“密比汉高”成为了诸多堪布仁波切粉丝们的一个共识。
考虑到这会对汉传信众造成信心动摇问题,所以我把我看到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