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四点净土不必定依通途观修菩提心而往生的理由——兼评某上师说往生必定要习三士道之见(赏花人2017)
问曰:你好,听一个上师说,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话一定要出离心,发出离心一定要 三士道:
“上中下的往生都要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个,现在《无量寿经》念的很多,大家念过的都知道,下辈的也好,中辈的也好,上辈的也好,要生极乐世界都要发菩提心,这个是对的。净土法门是大乘宗派,怎么不发菩提心呢?
……要生西方,非要发菩提心不可;要发菩提心,非要有出离心不可;要出离心,非要观苦不可;非要观苦的话,非要修中、下士道不可;修中下士道,非要暇满身不可;要修暇满身,必定要依止善知识才知道,那么依止善知识也必需的。这个你哪可以离开《广论》呢?这我们的法,你怎么好丢掉呢?”
这是该上师原话,我有点迷糊,感觉很有道理,你能不能说你的意见给我参考一下?
答:你好!
该上师在圣道方面的贡献很大,尤其《俱舍论》这方面的,这方面是我们的一个榜样,也是我们的一个学处。该上师对于佛法的恭敬、戒律、信心及为了众生坚持弘法的菩提心、深入经藏,这些都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遇到上师是我们的福报。
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感恩上师。
但上师他老人家不是专修净土的,也不是专门研究净土的,也不是依止净土宗祖师修学的,所以,关于净土的言论,我们不妨参考、借鉴上师的教导,但是究竟依止,还是要依止佛经,依止净土宗历代祖师,比方藕益大师、善导大师等。
下面辨析这段话,分合理与不太合理之处谈,先说不太合理之处,接下去举四个角度证成净土法门不必定依通途观修菩提心依然往生:
一、约《佛说无量寿经》胎生证
佛陀并非是说必发菩提心才能往生,还说过不必菩提心也可以往生的法。不必发菩提心,只要相信业有善恶之分,行有罪福之别,住于此见而念佛求生也往生。往生品位不高,是胎生,这是真的。虽然品位不高,但是还是可以往生。
经文: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这个经文意思不难的。一看就懂:相信业有善恶差别,善恶行所感果有福罪之别。依止这种知见念佛求生也可以往生。虽是胎生,毕竟非娑婆三界摄。
此经三辈都发菩提心,考虑有三种情况:
1、是上品的三生。这就和《观经》对上了。
2、这个菩提心不是依止通途的法来定的,而是深信切愿,信愿具足即是此经所说菩提心。这也和《观经》对得上。
3、通三世。就是过去世发过菩提心也算在里头。这样,也可以说通。
如果反过来,用三个角度把这个菩提心限定,那就不行了,完全说不通了。
1、今生。
2、通途修法而成。
3、九品全有。
——同时用这三个条件去思维净土的几本经文,那是完全说不通的。佛语是不会相违的。
二、约《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九品证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三品、下三品都没有说发菩提心的,只有上品有这个要求。甚至下三品都是造恶的,凭借他们过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缘,感召善知识现前,为说信愿往生的妙法。
还有,中下品的福都还是世间的善,没有正式涉及到圣道三无漏学。这种只要临终前遇到净土法门,生信发愿就可以。
附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中下品所习甚至都没涉及三无漏学,还是世间仁义。
三、约理:熏习名号即熏习菩提心证
净土法门的特色就是侧重他力。如果不侧重他力,那净土就没必要成一个宗了,或者成不了一个宗了。既特成一宗,此宗肯定有出三界了生死的不共处,那就是仗他力。在出轮回这一点上,是阿弥陀佛大愿住持。作为修学净土的念佛人,能否往生就看信愿是否具足。
他力住持为主,这是净土宗可特成一宗的关键之处。若信愿念佛不可能渐渐受阿弥陀佛圆满出离心、圆满菩提心的熏习,而自然起出离心、菩提心,那么,他力加持加持了什么东西呢?
再说,修学菩提心的途径,无非熏习。在了解阿弥陀佛的功德、极乐世界功德后,熏习佛号等于就是熏习菩提心,熏习出离心。甚至等同熏习空性,因为《佛说无量寿佛经》中有介绍阿弥陀佛般若功德部分,也有净土菩萨随顺无生法忍部分。若能熟悉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功德,那么,常念阿弥陀佛,自然念及阿弥陀佛与净土功德,自然受这些功德的熏习。并非定要直接观娑婆苦才有出离心,定要观众生苦才有菩提心。如与一慈悲长者随顺,同在一处,久而久之,可自然熏习长者之慈悲心,不必非观众生苦才有慈悲。
深知阿弥陀佛由彻证实相成佛,深知有四十八愿平等摄受法界众生,如此,每念慈尊命号,便熏平等摄受、平等成就众生心,便熏信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之大乘菩提心。不必定依通途修观才可成。这一点,蕅益大师有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心。
四、约六即佛说,菩提心本具。
无一法从外得,菩提心也毕竟是性具之德,究竟非由修来。如蕅益大师说,往生正因为众生本具心性,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为增上缘。
但能信愿具足,便是无上菩提——这个话也说得通的。
性具之菩提心,无论发不发,性是在的。但由信愿具足,称摄圆满性修二德于一处的六字洪名,也自然就能发起。这从实际操作角度,我认为也说得通。
以下是谈谈上师这么强调的利益与合理性:
前面虽然举了很多理由,来说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依通途来定论。但不是否定该上师的意见的价值。该上师提的三士道,其实也很重要。
一、上师说三士道为基础,其实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净业三福,有点类似。
从这角度说,上师说的话,也是有随顺佛教的一面。有了净业三福,往生会更顺利。同样,具足三士道,比起不具足,也更顺利。三士道内容大部分都是和净业三福重叠的,也就是随顺三福的。
比方《无量寿经》的“信有罪福”,就是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下士道所要修学的内容。九品上品往生,也确实有发菩提心这一项,《广论》上士道就是要修这个。
能够学好《广论》所提的三士道,而回向净土,这当然是很好的。依据九品往生条件,是肯定可以往生。这些,《观经》九品往生都有讲。该上师提倡学好三士道,本身没问题。
(三士道修法不局限于《广论》,应该要深入原经论更好,可以把《广论》当成为一个指导次第修学的所依。具体观修的内容其实不应局限于《广论》,还应该广泛参考《瑜伽师地论》,以及其他佛经,内容更广、更细。我觉得把《广论》当成深入经藏的一个过渡更好。)
二、起不了信愿,就可以从三士道入手来培养善根。
现在,据佛经授记,人的根基普遍的比之前要差,虽然不是绝对的,说普遍应该还是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有必要像该上师提倡的那样,多习佛法的基础教观,来有针对性地观修一些内容,来断恶、修善、熏习、积累一些正见胜解。这样,等障碍轻了,再单依念佛修也不迟。
比方那些通过念佛起不了出娑婆愿生极乐心的,那就是要考虑上师说的,依基础教观来踏实修学了。
一条路不通,还有另一条,总比死执一点而没有实质作用好。虽然念佛本身也是积累多善根福德因缘的一条路,但众生根基有别,如果念佛怎么也起不来真信愿,还是不能生起真实厌离娑婆求生极乐心,那还是要考虑该上师的意见,或许就要下一番决心来好好修学类似《广论》三士道这种基础了。
三、有对治对立圣道与念佛作用。
上师说《广论》与净土不妨碍,这是说得通的。说学《广论》有助于往生,也说得通(《广论》中有不好的内容,这点需要警惕)。上师这个说法可能针对那些把圣道与净土对立的说法,来对治这个偏见。
本来圣道教观与念佛不矛盾的。比方圆教的教观,与净土根本就是相得益彰的。藏教的四谛十六行相,也有助于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如果把净土念佛完全与圣道割裂,还能修成的,估计也是不思议善根福德的菩萨,过去差了一点,今生再来的。
小结:
净土完全脱离圣道教观不吉祥,但是纯依圣道来判也不吉祥。净土的四十八愿他力加被之力,这不是通途修法可以比的。
历代祖师留给我们后学的教诲:往生看信愿,品位看持名功夫深浅。
这个是净土宗不共的地方,是净土法门了生死的特色,这也是净土法门宝贵的地方。这一点不能变的。至于圣道其他教观的修学,如果会,那更好,不会也不妨碍往生,只要信愿具足就可以。
该上师的说法我觉得有对治作用,也有很大的意义。该上师的讲法也是为了令往生更顺利。
毕竟,假如说一个人三士道的东西都完全没有,他的信愿能够深到哪里去呢?就像一个人净业三福根本就没有,平时身口意都是不随顺三福的,他说自己信愿具足,又有几分可信呢?
只是判定标准上,不能依其他角度,要从信愿是否具足这个角度来做究竟判别。
信愿念佛这是净土宗特色,也是净土历代祖师传承净土的核心内涵。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后学,还是不要含糊了祖师意见,不要辜负了历代祖师的苦心,不要怀疑历代祖师的证量,还是要依祖师的为准。论能否往生,就是从信愿考察,不能从通途菩提心的相貌或三士道等考察。
南无阿弥陀佛!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