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1、“让我们不生起烦恼”岂是“下士道的目的”?
【原文】“我们大家也清楚下士道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不生起烦恼。”“而不起烦恼本身就是共下士的基础和特点。”
【辨析】要让烦恼不生起至少是要八地以上的菩萨,怎么会是下士道的目的?《成唯识论》卷9:“此十因(十地)位有三种名:一、(但)名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谓资粮、加行二位),尔时(布)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烦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见道至第七地),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被)烦恼(所)伏,而能伏彼(烦恼),由斯烦恼(除是特别因缘)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八地至十地),谓第三无数劫,尔时(布)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但以)犹有所知微细现(行)种(子)及烦恼(之)种(子未断),故未究竟。”
【辩护】结合上下文:“大家学习佛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尤其是学习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们大家也清楚下士道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不生起烦恼,中士道的所有的目的要让我们如理断除烦恼;上士道的目的就是要断除习气。”
下士道讲业果,讲十善业,这里所指的烦恼是从业果的角度讲,是仍处于轮回内的烦恼,此烦恼导致造感得轮回内的果报,这种烦恼属于世俗谛范围。中士道讲四谛十二因缘,此时讲苦谛是轮回之果,集谛是轮回之因,讲无常故苦,所指的烦恼是指脱离轮回的烦恼,此烦恼导致众生不能脱离轮回,属于胜义谛范围。中士道要摆脱集谛,而下士道仍然处于集谛所摄。讲这一篇文时的对机众是已经学习佛法、学习道次第很久的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应当明白下士道烦恼与中士道烦恼的所指不同。
辨析中未能了解讲法者的时空因缘,未能理解此下士道烦恼非彼中士道烦恼。
【再辨析】原文和辩护者所讲均为很让人无语的邪谬法,辨析法师已详辨。
2、如果寺里的“同行善友、法师们”离经背道而讲相似佛法,有希求心不是更害了吗?
【原文】问题是,我们自己在看经听带子的时候,因为以烦恼的心,所以我们听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文字也会都变成烦恼。在寺庙里边的时候,有同行善友、法师们为我们讲佛法的时候,那我们内心有希求心、内心有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信心,就会去接受、会去领纳外在的这种境界,领纳别人给我们讲说的佛法的内涵。
【辨析】如果因为有烦恼的心,看经、听磁带,看到听到的就会变成烦恼,那么同样的情况,以烦恼的心在寺院里面听法师讲法一样会变成烦恼。问题的核心不在于经书、磁带或者听人讲法,而是是自己是否有信心、希求心去接受佛法。自己看书,听法师开示各有利弊,但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对不对,都需要以三藏来核实。
【贤佳附辨】如果寺里的“同行善友、法师们”离经背道而讲相似佛法、世俗名利杂染法,引发贪瞋乃至邪见,甚至带领破戒违法,被要求有希求心、信心的“我们”如何明辨而避害?
【辩护】结合上下文:“大家在家里的时候呢,也有很多的佛经。那么你生起烦恼的时候,这些佛经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烦恼的时候,经文你也看不进去。反过来说,你是以这个烦恼的心,面对境界的时候,烦恼的作用更强烈。那怎么办呢?就要换一个环境,比如说寺庙。那大家都在修道、用功,那我们的内心比较容易宁静,不容易生烦恼。同时我们在寺庙里边又容易听到佛法、听闻佛法。听闻佛法的时候,本身就是对治烦恼的生起、对治烦恼的现起,不起烦恼。而不起烦恼本身就是共下士的基础和特点。问题是,我们自己在看经听带子的时候,因为以烦恼的心,所以我们听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文字也会都变成烦恼。在寺庙里边的时候,有同行善友、法师们为我们讲佛法的时候,那我们内心有希求心、内心有信心,就会去接受、会去领纳外在的这种境界,领纳别人给我们讲说的佛法的内涵。”
这句话要结合上文语境,上文讲生起烦恼的时候看经听带子,讲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文中指出这时可以换个环境,比如寺庙。
举例说明一下,在家时有很多社会及生活上的事情,烦恼境界会很多,而且很多人的家属并不支持学佛,还经常干扰,那相信大多数人碰到过起了这些烦恼去看佛经,然后怎么也看不进去的状况;那换到寺院的环境之后,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体会,离开社会上那种容易让人起烦恼的境界,感受到寺院的宁静,找到了共同学习佛法有共同语言的人,在这个环境下,内心宁静了也快乐了,然后这个时候听佛法就很容易学的进去了。这段话需要大家去用内心体会一下,很容易感同身受。
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若是对讲法人有偏见(偏见属于非理作意类烦恼),那在听或看这个人的法时就会想,这个人讲这个话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目的,或是想这个人讲的是不是相似法,然后就从中找自己认为的错误和问题。这样就会发生文中所说的问题:以烦恼的心去听去看,听的声音、看到的文字也会都变成烦恼。这也就是前面第五章提到的“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的内涵,学佛法要用这个文字表达的意思来观照自身,看自身有没有那样的错误,净化自己,这叫与法相应;而不是看这个文字怎么样,这是看文字(向外求)不是看自身(向内求),与法就没法相应。
不知道辨析中脱离缘起,将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讨论,脱离了语境,脱离了这句话的前提条件。
【再辨析】结合上下文“大家在家里的时候呢,也有很多的佛经。那么你生起烦恼的时候,这些佛经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烦恼的时候,经文你也看不进去。反过来说,你是以这个烦恼的心,面对境界的时候,更强烈,烦恼的作用更强烈。那怎么办呢?就要换一个环境,比如说寺庙。那大家都在修道、用功,那我们的内心比较容易宁静,不容易生烦恼。同时呢,我们在寺庙里边又容易呢听到佛法、听闻佛法。那么听闻佛法的时候,本身就是对治烦恼的生起、对治烦恼的现起,不起烦恼。而不起烦恼它本身就是共下士的基础、它的特点。问题是,我们自己在看经听带子的时候,因为以烦恼的心,所以呢,我们听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文字也会都变成烦恼。那么在寺庙里边的时候,有同行善友、法师们为我们讲佛法的时候,那我们内心有希求心、内心有信心,这样子的话,你就会去接受,会去领纳、领纳外在的这种境界,领纳别人给我们讲说的佛法的内涵。当我们领纳的时候,佛法就起作用了……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一种联想,说我们修行、对治烦恼要从搞卫生开始。那我们常常觉得这种搞卫生、做清洁的工作,都是没有文化的人、都是智力比较差的人、岁数比较大的人做的事情。那个实际上,在佛法就是告诉我们从这样子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以前我刚刚出家的时候,那么寺庙里面的老和尚他就告诉我说,你学扫地要学三年,学泡茶也要学三年。”
原文旨在弱化对经论的重视和闻思,强化自体系及依师依友法,进而将大家摄入团队,入做事快乐宗之流。辨析法师深明其弊。
3、岂是谁都有能力开出特殊法门,使弟子“大彻大悟”?
【原文】周利槃陀伽,他出家以后,释迦牟尼佛告诉他“扫尘除垢”四个字,他学了三个月都记不住,但是最后他能够大彻大悟。佛陀授记他说,周利磐陀伽是他所有的这种声闻弟子当中转变心意最殊胜的人。那他天天就是扫地,扫地扫到最后,佛陀这样为他授记。他扫地为什么能够会有这样的一种成就呢?他就是能够很认真根据佛陀的开示、佛陀的教授去实践。
【辨析】佛陀可以看到极其遥远隐蔽的因缘,针对不同众生给予特殊的法门去实践,但这不是一般的法师能做到的。在佛指导周利槃陀伽修行前,其他大阿罗汉弟子都不能帮助他开悟。周利槃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碰到佛这么高量的老师,并不是他不认真去实践其他老师给他的教法。
【辩护】结合上下文:“那我们在清除尘垢的时候、清除垃圾的时候,那这些尘垢、垃圾是外在的,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除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的尘垢。通过外在的尘垢这种比喻、这种象征,来认清我们内在的烦恼的垃圾。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周利槃陀伽,他出家以后,释迦牟尼佛告诉他“扫尘除垢”四个字,他学了三个月都记不住,但是最后他能够大彻大悟。佛陀授记他说,周利磐陀伽是他所有的这种声闻弟子当中转变心意最殊胜的人。那他天天就是扫地,扫地扫到最后,佛陀这样为他授记。他扫地为什么能够会有这样的一种成就呢?他就是能够很认真根据佛陀的开示、佛陀的教授去实践。佛陀为他讲,“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我们扫来扫去,都是要扫内心里边的这些尘埃,贪的尘埃、嗔的尘埃、痴的尘埃,这是三毒的垃圾。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能认识到说自己内心当中的有垃圾、自己内心当中有问题,我们又如何来对治呢?我们又如何来清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常常说,我们修行嘛就是念经、持咒、磕头才算修行,很难说我们打扫卫生是在修法,那实际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意识不到内心当中烦恼的尘垢的时候,那即便说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念,口里念念有词,而实际上你念的跟我们心里是两个不同的情况。一直念佛经,内心一边在起烦恼,甚至烦恼包裹的越来越紧,不仅不能对治,还会包得越来越死。”
结合上下文来看举这个公案的用意。用宗、因、喻来讲,举这个公案的目的是一种喻,用公案中的“扫尘除垢”来说明我们修行的中心是要清扫内心里边的这些尘垢,而认真的按照佛法的教授去实践就可以达到扫除内心尘垢的目的。
辨析中不理解喻有所指的用法,将喻看为事来进行讨论了。这像是世智聪辩中一种转移视线、混淆众人注意力的辩论技巧。
【再辨析】结合原文:“那么他扫地为什么能够会有这样子的一种成就呢?那他就是能够很认真根据佛陀的开示、佛陀的教授去实践嘛。那么佛陀为他讲,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那我们扫来扫去,都是要扫内心里边的这些尘埃,贪的尘埃、嗔的尘埃、痴的尘埃,这是三毒的垃圾。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能认识到说自己内心当中的有垃圾,自己内心当中有问题,我们又如何来对治呢?我们又如何来清扫?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因为我们常常说,我们修行嘛就是念经、持咒、磕头才算修行,很难说我们打扫卫生是在修法,那实际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说,内心当中的烦恼的尘垢的时候那即便说,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念,口里念念有词,而实际上你念的跟我们心里是两个不同的情况。你口里我们一直念佛经,那我们内心一边在起烦恼,甚至烦恼包裹的越来越紧,不仅不能对治,我们包得越来越死。”
作者原文为突出自体系及对境练心做事业的修法,与佛教戒定慧次第无关。其做事对境练心的修法“引发烦恼”,岂不是更被烦恼包裹且助长烦恼么?
4、三士道岂是如此定义?
【原文】我们在寺庙里边不生烦恼的时候,就到下士道;你在对治的时候,就到中士道;你的习气都没有,那就到上士道。
【辨析】这种定义是讲者自创的。《菩提道炬论》卷1:“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简单的说,下士夫不堕三涂,中士夫不堕入轮回,上士夫不堕入轮回与涅槃二边。下士主要修念死无常、思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断十不善业等,获人天果位的增上生;中士道主要修生死过患(苦)、生死之因(集)、解脱三有(灭)、无漏三学(道)、十二因缘等,获解脱决定善;上士修发菩提心、发心方法(七因果和自他相换等)、受菩萨戒、六度四摄等,获一切智决定善。
【贤佳附辨】讲者说“不生烦恼的时候就到下士道”,而讲者在《感悟人生》第六讲中说:“我们常常说‘历事练心’,‘历事练心’这些‘事’就是一种境界,就通过这些境界来磨练我们自己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让它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岂非“历事练心”引生烦恼,尚且不到下士道?而又说“在对治的时候就到中士道”,岂非不到下士道而跳跃到中士道?由中士道对治了烦恼而不生烦恼,则是“不生烦恼的时候就到下士道”?阿罗汉和高位菩萨还有习气,唯有佛才没有习气,何以说“习气都没有,那就到上士道”,岂是成了佛才到上士道?
【辩护】这里还是跟开头的话相呼应,“大家学习佛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尤其是学习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们大家也清楚下士道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不生起烦恼,中士道的所有的目的要让我们如理断除烦恼;上士道的目的就是要断除习气。”前面已经注解过。
单单中士道四谛十二因缘得小乘果,四谛得阿罗汉果,十二因缘得辟支佛果,阿罗汉与辟支佛习气未断,小乘习气如自管自己解脱、乐简畏繁、畏苦怕难等习气仍在。上士道进入大乘,那就需要断除这些小乘习气,如果证得空性时小乘习气仍在,便会落入小乘果。佛管小乘果人叫焦芽败种。中士道的重点是围绕生死轮回烦恼,而上士道的重点是围绕习气。
此文的当机听众已久学道次第,所以讲说者简短几句略略带过。
【再辨析】关于大小乘的问题第六章2已详辨。二乘无学圣者已断俱生我执,法执习气未断,说他们“自管自己解脱、乐简畏繁、畏苦怕难等习气仍在”,显为不明经义,谤法谤僧。“上士道进入大乘,那就需要断除这些小乘习气,如果证得空性时小乘习气仍在,便会落入小乘果……中士道的重点是围绕生死轮回烦恼,而上士道的重点是围绕习气。”此说法也是错谬相似法。
如贤佳法师辨析,原文说法前后自相矛盾。辩护者说:“上士道进入大乘。”“历事练心属于大乘的范畴。”(见第六章2)亦自相矛盾。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