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肥胖(大腹)与糖尿病相关国际科研介绍

肥胖(大腹)与糖尿病相关国际科研介绍

(2017年6月8日)

A、糖尿病的危害

A1《英国医学家:2型糖尿病比艾滋病更严重》(生物探索网转载环球网2014-04-23)

【摘要】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精神病医学家麦克斯·彭伯顿表示: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讲,他宁愿染上艾滋病也不愿患上2型糖尿病,因为2型糖尿病的预后比艾滋病的要严重很多。

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风的概率是没有2型糖尿病人群的2倍,患心脏病的概率也要高出4倍。并且20%-30%的病人会得肾病,需要定期做透析。糖尿病容易导致眼睛失明、脚部溃烂,甚至截肢。

最近的数据显示,多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艾滋病已经不再影响患者的寿命长短。然而2型糖尿病却能剥夺患者10年的寿命。

A2《(Healthday)关注糖尿病诱发的健康问题》(生物360网转载来宝网2016-04-16)

【摘要】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者更易早死或者出现残疾。50岁时,糖尿病患者理论上还可以再活30年,但是其中有之后有17年会出现残疾。糖尿病男性和女性患者比同龄正常人寿命分别减少8.2和9.1年。

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还在继续,甚至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不到一半血糖控制理想,并且有80%到90%者的血压和血脂异常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A3《世界糖尿病日:Eyes on Diabetes》(医脉通网2016-11-14)

【摘要】1/2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一些患病多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未意识到疾病的存在。在疾病诊断时,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已经出现。未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极易受到并发症的威胁,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的发生。糖尿病是导致失明、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全球有500万人死于糖尿病。

【扩展参阅】

AK1《(英国华威大学公报)糖尿病并发症病理机制揭开》(生物通网转载中国科技网2010-08-30)

AK2《(《生物化学》)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机理揭开》(生物通网转载中国科技网2011-03-23)

AK3《(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糖尿病与癌症发生和死亡风险增高相关》(爱唯医学网国际资讯2011-4-29)

AK4《JDM: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大调查》(生物探索网转载千人智库2014-08-21)

AK5《(Medicalxpress)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新分子机制》(生物360网转载来宝网2016-04-12)

AK6《(Medscape)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患病率较高》(生物360网转载医脉通2016-04-26)

AK7《(Diabetes Care)年轻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需加倍重视》(爱唯医学网国际资讯2016-5-18)

AK8《JAMA:51万样本!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减寿”9年》(生物探索网2017-01-19)

AK9《KIDNEY INT:早期肾脏受累的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缩短16年!》(梅斯医学网2017-6-3)

B、糖尿病的概况

B1《(The Lancet)糖尿病蔓延损害中国经济与健康》(生物探索网转载生物通网2012-06-20)

【摘要】中国快速的经济变化正在推动糖尿病的蔓延。2010年,13%的中国卫生经费支出大约250亿美元都来自糖尿病。中国目前有大约9200万人患有Ⅱ型糖尿病,其中60%的病例没有得到确诊。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中国糖尿病治疗与预防形势极为严峻。

B2《JAMA:中国糖尿病患者超一亿约占全球三分之一》(生物探索网2013-09-06)

【摘要】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1.6%,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且中国糖尿病患者健康意识非常薄弱,意识到得病的仅30.1%(美国近70%),治疗的仅25.8%(美国近60%)。有40%的18-29岁的青年人为糖尿病潜在人群,这些人罹患中风、心脏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增加。

B3《IDF最新权威数据:糖尿病发病率持续飙升,每6秒就有1人死于并发症》(梅斯医学网转载奇点网2015-11-17)

【摘要】现在全球共有4.15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有一半是未确诊病例,而这个数字到2040年将上升到6.42亿人。全球来看,现在每11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到2040年,会变成每10个人里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1/7的新生儿会被妊娠期糖尿病所影响;每6秒就有1个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这个数字比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加起来还要多。

非洲有超过2/3的糖尿病患者尚未确诊,中东和北非4/10的糖尿病患者未确诊。75%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这些地方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不健康的饮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正在加速肥胖和糖尿病。

【扩展参阅】

BK1《(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很多人未意识到自身的糖尿病发病风险》(爱唯医学网国际资讯2010-3-3)

BK2《(美国糖尿病学会科学年会报告)HbA1c筛查结果与OGTT差异明显可能漏诊大量患者》(医脉通网转载爱唯医学网2011-07-26)

BK3《研究指澳大利亚成年人患糖尿病及肥胖风险上升》(生物谷网2013-08-20)

BK4《韩国糖尿病患者4年增加52万 专家建议控制腰围》(生物谷网转载中国新闻网2013-12-27)

BK5《(Circulation)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漏诊很常见?》(爱唯医学网国际资讯2015-5-15)

BK6《(美国)60%的成年人为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生物360网转载医脉通2016-10-09)

C、肥胖关联糖尿病的调研统计

C1《Ann Intern Med:美国2型糖尿病增多的罪魁祸首是肥胖》(生命经纬网2014-09-27)

【摘要】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最新数据表明,在美国新增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几乎所有女性患者和近半数男性患者因肥胖而起。研究者认为,美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激增的首要原因是肥胖患病率上升。

最新数据覆盖了23932例年龄20~74岁、有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0mmol/L的受试者。结果显示,1976-1980年至2007-2010年期间,美国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从4.7%升高至11.2%,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从5.7%升高至8.7%。研究者分别校正年龄、种族和BMI这3个协变量后发现,BMI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C2《剑桥大学:10年增重超3千克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52%》(生物探索网2017-02-09)

【摘要】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33184位名参与者(年龄在30岁到60岁之间)的数据。这些参与者在1990年-2013年间参加了2个健康检查,时间相隔10年。

分析中,他们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历年、糖尿病家族史、烟草使用、教育和婚姻状况。与维持体重的参与者相比,BMI增加超过1(在瑞典,相当于拥有平均身高的成人体重增加超3kg)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出52%。研究人员估计,如果每个体重增加的人都能维持他们的体重(不考虑他们的初始体重),该群体中五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病例是可以避免的。

【扩展参阅】

CK1《(美国心脏协会)肥胖会使得血糖水平持续恶化》(生物360网转载来宝网2016-07-14)

CK2《JAMA:腹部脂肪与II型糖尿病及冠心病之间的关联》(生物探索网2017-02-18)

D、肥胖易得糖尿病的机理缘由

D1《Cell:肥胖如何导致2型糖尿病、癌症?》(生物谷网2014-06-10)

【摘要】在肥胖中,脂肪细胞是处于缺氧的慢性状态,脂肪或脂肪组织有大量的慢性炎症,HIF-1α蛋白不断激活,异常地和长期升高,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肿瘤细胞生长非常快,但提供它们氧的血管生长速度不够快,所以肿瘤细胞变得缺氧。肿瘤细胞发展某种机制来在低氧胁迫下生存,这就是HIF-1α蛋白。

D2《(Science Immunology)我们找到了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缺失的一环》(生物谷网转载学术经纬网2017-04-28)

【摘要】在肥胖症等特定条件下,受到I型干扰素激发的肝脏中CD8阳性T细胞高度活化,引起炎症反应,阻断胰岛素对肝细胞的信号传导,肝脏便可能会持续地进行糖异生,使血糖水平变得难以调节。一个人开始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饮食后,这一问题凸显出来。体内细胞不能正常地对胰岛素响应,导致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差,引起血液中葡萄糖的积聚。长期的胰岛素抵抗最终将发展成为糖尿病。

【扩展参阅】

DK1《(Cell Metabolism)肥胖、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新联系》(生物通网2014-07-21)

DK2《Cell Metab:肥胖为何诱发糖尿病?科学家找到重要“推手”》(生物谷网2016-04-07)

DK3《(Nature Medicine)“瘦”基因带来糖尿病新疗法》(生物通网2016-06-08)(高热量饮食促使肥胖并在脂肪细胞内积累有害废物而引生糖尿病)

DK4《Cell子刊:为何肥胖对男性更危险》(生物通网2016-08-05)(男性更容易积累危险的腹部脂肪形成“啤酒肚”而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E、引生肥胖和糖尿病的多缘由

E1《研究发现不良生活方式比遗传因素更易导致糖尿病》(生物通网中国科技网2014-05-28)

【摘要】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的风险远比遗传风险高得多。该结论是研究人员对12000多名II型糖尿病患者和16000名健康人士进行对照研究后得出。在十年期间,体重正常者患II型糖尿病的比例,依据其遗传风险的大小,在0.25%至0.89%之间,而对肥胖者来说,这一比例则扩大至4.22%至7.99%之间。这表明,无论是否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都要远远高于体重正常者。

研究人员指出,II型糖尿病病因复杂,往往是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整体糖尿病防治战略来说,专注于解决导致人们肥胖的不良生活方式问题,其作用要比针对个体遗传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治战略具有更大作用。

E2《(Lancet)上海生科院等发表综述聚焦中国糖尿病危机》(生物通网2014-10-11)

【摘要】The 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杂志发表了三篇系列综述聚焦我国糖尿病危机。其中一篇综述阐述了2型糖尿病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

该综述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与营养转型相关的不健康膳食和生活方式是导致我国2型糖尿病流行的首要因素。其中高脂、高动物来源的膳食结构,含糖饮料摄入增加为特征的西化膳食,加上以精加工白米为主要饮食等习惯都是2型糖尿病迅速攀升的重要“推手”。

该期系列综述还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最终形成了一种“致胖环境”。而营养过剩、缺乏体力活动、社会两极分化、精神压力增加、环境污染、吸烟、医疗碎片化、公众存在着较多的健康知识盲区、自我保健意识不足和缺乏社会支撑等因素都是2型糖尿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同时,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在疾病早期的β细胞功能障碍更为严重,确诊糖尿病时往往体重指数较低,更倾向于内脏脂肪的堆积。

【扩展参阅】

EK1《STM:吃的太多为何会引发糖尿病?》(生物谷网2015-09-11)

EK2《为什么中国成了糖尿病王国?》(生物探索网转载医学界网2015-11-23)

EK3《(PLoS Medicine)不吃肉,就能避免2型糖尿病吗?》(生物360网转载来宝网2016-06-15)

EK4《研究发现生活方式让糖尿病具“传染性”》(生物360网转载中国科学报2016-09-10)

F、关联糖尿病的肥胖指标

F1《The Lancet:糖尿病的多面性》(生物探索网转载丁香园网2014-03-26)

【摘要】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多年不能确诊,直到他们出现严重的高血糖症状。中国人对于轻微的体重指数升高也较敏感。在欧洲和美国,2型糖尿病诊断时体重指数通常>30kg/m2,但是在中国为25.9kg/m2。健康护理研究发现显示,同一体重指数下,亚洲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白人高2倍以上。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亚洲人腹部脂肪组织比白人高。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在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中承认这种观点,在诊断标准中亚洲人腰围切点值比白人低。

由于亚洲人前驱糖尿病快速进展为糖尿病,所以亚洲人是评价预防2型糖尿病的干预措施的理想试验对象。糖尿病的流行性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疾病的发病年龄。

【扩展参阅】

FK1《(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腰围是预测糖尿病的有用指标》(生物谷网转载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04-18)(腰围的危险临界值从通用的102厘米降至95厘米更为合适)

FK2《英国科学家呼吁:为南亚移民降低肥胖标准》(生物探索网2011-11-10)(建议将南亚移民的肥胖标准定在BMI23-28之间)

G、节食减肥防治糖尿病

G1《美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筛查糖尿病》(好大夫在线转载中国循环杂志2015-11-16)

【摘要】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推荐声明,建议在40~70岁无症状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筛查2型糖尿病,每3年筛查1次,以降低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如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病史,建议在更年轻时进行糖尿病筛查。

血糖筛查的方法有三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正常的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空腹血糖<5.6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8mmol/L。

USPSTF指出,一旦筛查时发现血糖异常,应该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要兼顾饮食和体力活动两方面。

G2《CellMetabolism封面:两篇文章教你科学减肥》(生物探索网转载生物通网2014-12-05)

【摘要】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限制进食8-12小时比时不时吃点东西要好得多。这种限时进食能影响肠道菌的平衡,有助于预防甚至逆转肥胖症和二型糖尿病。就算周末偶尔“放纵”一下,也不会抵消限时进食带来的好处。

第一篇文章指出,当小鼠摄取多种高脂和高糖食物时,限时进食能够有效预防代谢疾病的发生,而且这一效果与禁食时间的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进食间隔越长越不容易肥胖,二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比较低。在已经患有肥胖症和二型糖尿病的小鼠中,限时进食能够中止或逆转疾病的进程。

在第二篇文章中,科学家们探讨了不同进食模式对肠道菌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处于高度动态之中,不同细菌的比例每天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饮食引起的肥胖实际上扰乱了这种的周期性波动。研究显示,限时进食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微生物组的正常波动。在不改变基因、营养和热量,也不进行药物干涉的情况下,进食时间能够通过肠道微生物组影响生理机能,进而决定机体是否健康。这一发现开辟了一块新研究领域,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保健策略。

G3《(Medicalnews)糖尿病究竟能不能治愈?专家这样说!》(来宝网2017-04-24)

【摘要】2型糖尿病往往出现体重增加和肥胖。正因为如此,可以通过减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扭转2型糖尿病的作用。但是,总是有症状复发的风险。因此,专家谨慎提示2型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相反,当一个人在没有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达到正常的血糖水平时,他们就被认为正处于恢复阶段。

最近的研究探讨了三种实现糖尿病缓解的策略:非常低热量的饮食、强化生活方式疗法和减肥手术。

爱尔兰糖尿病提供一些简单的饮食习惯和锻炼指南。他们建议人们应该:

(1)在吃肉、家禽和乳制品时选择低脂肪的种类。(2)将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加入你的饮食。(3)坚持吃未精制和全粒淀粉。(4)远离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5)每天适量运动30分钟,每周5天。(6)为了减肥,这个运动水平可以提高到每天60-90分钟。

遵循更具体的饮食限制也可以作为选择。然而,哪些限制最有效还颇具争议。虽然许多医生和营养师表示低碳饮食,但有些则认为低热量或低脂肪饮食同样或更有效。一些医生认为,只要减肥得以实现,饮食计划的细节就不是太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选择一种健康、均衡的饮食计划,这样可以坚持下去。

【扩展参阅】

GK01《ADA学术年会:肥胖是II型糖尿病最重要诱因》(生物通网转载科学网2008-07-24)(降低体重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体重减少5%以上才是有效的)

GK02《(《柳叶刀》)研究发现减肥防治糖尿病效果强于吃药》(生物通网转载广州日报2009-11-03)

GK03《Appetite:预防肥胖和糖尿病 让孩子从喝白水做起》(生物谷网转载爱唯医学网2012-05-19)

GK04《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美国糖尿病筛查新建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2015-01-19)

GK05《(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不良饮食有危害,规律运动亦徒劳!》(好大夫在线转载爱唯医学网2015-05-04)

GK06《(Diabetes)研究发现热量限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潜在机制》(生命经纬网2015-09-10)

GK07《BMJ Open:早早减肥,远离糖尿病》(生物谷网2016-01-11)

GK08《(《糖尿病医学》)降低体重及腰围或可逆转糖尿病前期》(生物360网转载医脉通2016-03-10)

GK09《(Medscape)减肥新方法可逆转2型糖尿病?》(生物360网转载医脉通2016-03-30)(极低热量饮食8周,然后严格控制体重6个月可潜在逆转2型糖尿病)

GK10《(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减重5%即可改善肝脏和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健客网2017-01-26)

GK11《Science:饥饿条件下抑制mTORC信号的机制提供了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新靶点》(梅斯医学网2017-6-4)

附)糖尿病的危害、防治等详细科研报道(696篇)

另见《附)糖尿病的危害、防治等详细科研报道(696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7e9f90102wyex.html

http://zhongdao2000.blog.163.com/blog/static/183019601201751025833135/

附)孕育相关糖尿病、1型糖尿病科研报道(67篇)

另见《附)孕育相关糖尿病、1型糖尿病科研报道(67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7e9f90102wyf1.html

http://zhongdao2000.blog.163.com/blog/static/18301960120175103325257/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