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高血压(无声的杀手)相关国际科研介绍
(2017年9月17日)
1.高血压的危害
2014-02-12《HIV感染(艾滋病)和高血压有哪些共同点?》(梅斯医学网)
【摘要】HIV感染和高血压的八点相似之处:
(1)多数患者均无症状,但可致死或致残。
(2)通过简单筛查,可以很容易的诊断。
(3)都是慢性疾病,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善来治疗,需要终生治疗、监测和可靠的药物供应。
(4)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患病,直到发生了重大病损。
(5)在艾滋病流行早期,这种疾病被视为“富贵病”,尽管这种情况迅速发生改变;高血压同样是一种“富贵病”,目前低收入国家患病情况日趋加重。
(6)在疾病流行早期,艾滋病受到了政治上的否认和公众的误解;高血压同样如此。
(7)均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不负责任的个人行为。
(8)应对非传染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在发展中国家的优先级很低,进展缓慢;而在1990年之前,在发展中国家中艾滋病控制项目同样进展缓慢。
2015-10-27《(JAHA)药物降压能否低至正常人心血管风险水平?》(生命经纬网)
【摘要】通过降压药物治疗控制不佳的血压,可以大大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脏衰竭风险,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不能逆转所有以前的伤害或将心血管疾病风险恢复到理想水平。采用药物治疗并取得理想的血压水平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仍然比与那些未经治疗的理想水平人群高大约两倍。而且,当然,未经治疗或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更大。
2016-01-12《(Drugs)高血压的那些事儿》(来宝网)
【摘要】高血压常常被称作“无声杀手”,因为它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之前通常不会有任何表现。压越高,患中风、心脏病、心衰、肾衰以及死亡风险越大。一些患者可以通过减肥、运动以及控制盐摄入量来降低血压,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仅仅这些措施还不够。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才能控制血压。
2017-03-11《高血压危害多多!盘点高血压研究最新进展》(生物谷网)
【摘要】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是中风、心肌梗塞(心梗)、心衰竭、动脉瘤(如主动脉瘤)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慢性肾病的起因之一。即使轻度的动脉血压升高也能缩短期待寿命。
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收缩压90至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至90毫米汞柱为正常范围。近年研究发现,收缩压达到110至115毫米汞柱时就会增加罹患心脏病、中风和肾病的风险。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将收缩压达到这一临界点但没有达到140毫米汞柱的人群定义为“血压升高”,将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以上定义为高血压。
高血压现在已经不算是富贵病了,在1975年的时候,高血压还算是一种富贵病;但是现在,高血压主要是一种和贫困密切相连的健康难题。尽管已存在很多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但是它们并不总是有效的。
2017-04-15《(Medicalxpress)关乎生命的高血压,你正确关注了吗?》(来宝网)
【摘要】高血压几乎总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步骤来预防,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也比任何其他一种疾病都会杀死更多的人。
几乎没有任何严重的疾病能像高血压一样容易被忽视。它就像在管道上压力太大,损坏管道,但是在管道爆裂或堵塞之前,您经常看不到问题。这是一种无症状的疾病,所以打击它的最好办法是定期检查,知道你是否需要开始或改变治疗。
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有高血压,这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甚至视力丧失。它也会对大脑造成伤害。研究表明,与正常血压相比,45至64岁的高血压患者痴呆几率增加了近40%。掌控高血压可以减少男性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人数,男性为38%,女性为38%。
【扩展参阅】
2015-05-28《[ASH2015]警惕高血压患者的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生命经纬网转载医脉通)
2015-09-18《高血压:全球最大的可避免的死亡危险因素》(生命经纬网)
2016-02-19《(Medicalxpress)“隐形”高血压使肾脏、心脏及血管损伤风险增加!!》(来宝网)
2016-07-09《为什么1/5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无效?》(生命经纬网)
2016-11-08《(Medicalxpress)近三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对药物治疗不依从》(来宝网)
2017-01-12《JAMA:全球研究发现收缩压大于110-115 mmHg造成的危害增加》(梅斯医学网)
2017-05-21《Hypertension:年轻人高血压具有长期健康隐患!》(生物谷网)
2.高血压的概况
2008-02-05《遏制全球性无声杀手高血压的流行》(生物通网转载新华美通)
【摘要】高血压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致死因素,目前仍困扰着全球10亿以上的人群。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5年之前增至15亿,从而导致数以百万的人过早死亡或承受着不可逆转的健康后果。尽管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但75%的高血压患者人群以及甚至50%接受治疗的患者血压都达不到目标值140/90 mm Hg或更低。在所有的慢性情形中,患者不遵从指示用药是项挑战,在美国只有50%的患者能够遵医用药,而大约10%的患者能够改变生活方式
2012-08-28《[ESC2012]如何管理全球15亿高血压患者》(医脉通网)
【摘要】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患高血压。它同时提出警告,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5.6亿,它的后果是,心血管病死亡目录迅速扩大,心脏病发作死亡人数将从现在的每年7百万继续攀升,其中50%直接由高血压造成;中风死亡人数也将从5百万开始攀升,其中70%的病因也可归于高血压。
2016-12-23《Int J Cardiol:中国17万居民调查:3亿人高血压,2.6亿未控制,10年增加近1.4亿》(梅斯医学网转载中国循环杂志)
【摘要】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近期对2013-2014年31个省份174,621名年龄> 18岁的成年人进行调查,估算在此期间,中国有2.92亿成人患高血压,自2002年以来增加了1.39亿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有27.8%成人患高血压,较2002年中国高血压18%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总体控制率为9.7%。
在研究中,每五个高血压患者中,就有三人不知晓自己为高血压。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4.6%的患者的血压能被控制。
尽管作出了巨大努力,但中国居民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和控制率仍然极低,未来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负担较重。
【扩展参阅】
2013-10-29《半数高血压患者并不知已患上了该病》(生命经纬网)
2015-10-16《(柳叶刀)中国居民健康三大杀手:高血压、吸烟和水果比重低》(生物谷网)
2016-03-29《中国成人1/3高血压,适当控压竟不足5%》(生命经纬网)
2017-01-03《The Lancet: 越穷越容易得的病,高血压困扰着全球11.3亿人民》(生物谷网转载唧唧堂)
2017-07-28《JACC:袖带法量血压可能存在重大缺陷,或漏诊三分之二高血压前期或1级高血压》(梅斯医学网转载中国循环杂志)
3.肥胖关联高血压的调研统计
2012-12-10《BMI(体重指数)增加与高血压终生相伴》(丁香园网)
【摘要】一项追踪了医学生近50年的研究显示,在他们一生中任何时候体重增加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与那些体重正常的青少年相比,甚至在研究人员调整了过去50年中的生活因素之后,肥胖的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是前者的3倍。与维持正常体重的成男性相比,在成人早期阶段体重正常,但是到了中年变得超重或肥胖的男性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是前者的2倍。
研究人员研究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前体研究中的1132名白人的BMI和发生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联。这些白人是在1947年就开始招募的。岁数最大的参与者已经85岁了,但是他们关注的是评估的三个时间点:25岁、45岁和65 岁。参与者成为成为医学生的事实意味着他们的反馈可以认为是相当可靠的,有些情况已经在其他的研究中被证实了。其他优势包括灵敏度很高、高血压诊断的判定、BP 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反复检测。随访年限的中位数是46年,其中508名男性患高血压。
2014-09-11《哪怕体重稍微上涨,血压也会上升》(生命经纬网转载果壳网)
【摘要】一项发表于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研究科学年会的研究显示,在健康人当中,体重仅仅增加五磅(约2.27千克)就可导致血压上升。
研究人员对16名正常体重的受试者进行了24小时血压监控。在接下来的8周内,研究人员让受试者们每天多吃400至1200卡路里的食物,以使他们的体重增加约5%(“增肥”食物中有冰淇林奶昔、巧克力棒和功能饮料可供选择)。8周之后,研究者再次对他们进行了24小时血压监控。研究结果发现,尽管5~11磅的体重增长并没有显著影响受试者的胆固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但却对他们的血压造成了影响:体重增加组的收缩压平均从114毫米汞柱上升到了118毫米汞柱。而腹部脂肪增加多的人,血压上升也更多。该研究涉及了18~48岁的健康人群。
2015-03-03《最新研究揭示:青春期肥胖与高血压有高度关联》(来宝网)
【摘要】据发表在美国《高血压》杂志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健康青少年的体重指数(BMI)与其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在统计学上有显著联系。
研究共选用715000名以色列青少年进行,包括男孩和女孩,他们的年龄都在16-20岁之间,并都曾在1998至2011年间参加过体检。在研究进行期间,参与者的BMI和血压有显著的逐年增高趋势——超重青少年的人数比例从1998年的13.2%增加至2011年的21%,且高血压(收缩压在130mmHg以上)男孩人数比例从7%增加到了28%,女孩则从2%增加到了12%。研究还发现,女孩BMI和血压的关联性要比男孩更明显。
分析结果中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在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中,BMI都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现正相关。这强调了BMI的重要性,说明其作为心血管健康的风向标是适用于所有体重人群的。
【扩展参阅】
2011-10-18《美研究称女孩因肥胖患高血压风险比男孩大》(医脉通网转载科学网)
2014-09-11《[ESC2014]肥胖年轻人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6倍》(医脉通网)
2016-02-23《Pediatric:肥胖和体重增加对血压有负面影响》(梅斯医学网)
2017-02-24《CIRC RES:长期超重与成人左心室肥厚通过成人体型和血压联系起来》(梅斯医学网)
4.肥胖易得高血压的机理缘由
2013-04-15《Cell子刊:肥胖、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分子枢纽》(生物通网)
【摘要】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某些大脑细胞中的一个关键蛋白(下丘脑mTORC1蛋白)是控制血压的枢纽,心血管疾病和肥胖可以通过该蛋白的异常活性促使血压升高。
2014-04-22《Nat Rev 综述:肥胖型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生命经纬网)
【摘要】联系肥胖与高血压潜在的作用机制包括:饮食、代谢、内皮和血管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失调、钠潴留、肾小球高滤过、蛋白尿、适应不良免疫和炎症反应。
脂联素改变、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肾异常变化、适应不良免疫反应以及肠道微生物改变是联系高血压与肥胖的关键因素。
高果糖饮食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是一个新出现的饮食诱导的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生的关键因素。二肽基肽酶4-肠促胰岛素系统失调促进适应不良免疫反应和相关的肥胖型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增加难治性动脉高压风险,因此需要多种药物和治疗设备,如肾交感神经切除术。相反,在人体研究中,未来高血压患者体重增加幅度比正常血压人群高,表明高血压本身促进肥胖风险升高,暗示肥胖与高血压有着更深的联系。
2014-12-08《Cell:肥胖者为何会高血压?》(生物谷网)
【摘要】根据Monash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瘦素除是调节体内储存脂肪量的一种激素,也会驱动体重增加情况下的血压升高。
【扩展参阅】
2003-11-12《胖人为何易患高血压?》(生物通网)
2011-06-20《Nat.Med.:下丘脑某信号通路激活致血压快速增高》(生物谷网)
2011-08-24《Eur Heart J:肥胖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高血压病因之一》(生物谷网转载新华网)
2011-09-22《高盐、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之谜有望破解》(医脉通网)
2011-12-11《精解肥胖与高血压的机制及其相关话题》(环球医学网)
2013-02-04《Cell揪出高血压的罪魁祸首》(生物通网)
5.关联高血压的肥胖指标
2014-09-06《肥胖与高血压风险:脂肪聚集部位真的那么重要?》(丁香园网)
【摘要】在超重患者中,中心性肥胖(腰围或腰臀比增加)的心血管风险高于体重指数(BMI)。
在校正多种相关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内脏脂肪、特别是腹膜后脂肪与高血压的发病独立相关。这些发现与饮食过多导致肥胖这一假说是一致的,当皮下脂肪聚集过多时,脂肪则聚集在腹部或腹膜后。该研究发现腹膜后脂肪与高血压的发病最密切,这一发现或许提示我们肾周脂肪或肾上腺周围的脂肪或许是高血压的重要介质。
与使用MRI评估局部脂肪相比,尽管单独使用BMI预测高血压的准确性不高,但现阶段仍需要提倡所有的肥胖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
2016-12-13《Herz:开滦研究, 腰围增加则高血压风险增加》(梅斯医学网转载中国循环杂志)
【摘要】开滦研究发布最新数据提示,腰围与国人高血压的发病独立相关,随着腰围的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即使是体重正常和腰围在阈值以下也是如此。
基于以往的研究结果,男性的腰围标准为80.5~95.1cm,女性的腰围标准为71.5~83.7 cm。而本研究发现,腰围为70~80cm者的高血压风险高于腰围<70cm者。
本研究还发现,随着腰围的增加,男性的高血压风险增加程度高于女性。基线血压≥130/80mmHg者随着腰围的增加,高血压风险增加程度要高于基线血压<130/80mmHg者。男性以及血压越高的高血压患者越应控制腰围增长。
2017-04-09《Heart:腰围增加和高血压的关系!》(梅斯医学网)
【摘要】该研究共有10265名大于18岁的非高血压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在中国农村接受健康检查,并在2007-2008年期间招募入研究,并随访至2013-2014年。在随访6年期间,研究人员共发现了2027例高血压患者(女性为1213例)。从基线到随访结束,男性肥胖的患病率从21.1%上升到29.6%,女性从49.8%上升至61.9%。相比于在基线和随访结束均没有腹型肥胖的参与者,男性和女性患者在随访结束发生腹型肥胖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更大,无论基线腹型肥胖状况。
由此可见,腹部肥胖在中国很流行。在中国农村人群中,随着腰围的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
【扩展参阅】
2011-10-10《肾窦脂肪与高血压和慢性肾病的相关性》(医脉通网转载医学论坛网)
2011-12-11《预测高血压:腰围最可靠》(环球医学网)
2014-09-03《JACC:内脏脂肪和高血压是否存在关联?》(医脉通网)
2014-09-03《(Sciencedaily)大肚子更易患高血压?》(来宝网)
2014-10-29《(IMP)糖尿病人群基线腰围水平与新发高血压密切相关》(生命经纬网)
2016-03-28《警惕:颈部周长偏大者高血压风险大》(丁香园网)
2017-05-21《J Hypertens:内脏脂肪越多,高血压前期转化成血压正常越难!》(梅斯医学网)
6.节食减肥防治高血压
2016-01-20《(Medicalxpress)预防高血压从小做起》(来宝网)
【摘要】斯坦福大学的Casey Crump和同事们对人们青春期时身体体能(包括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力量等)以及身体质量指数的情况与日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间是否有关联作了研究。这些体能指标和BMI的测定对象为150万瑞典18岁应征入伍的军人,研究人员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了长达62年的追踪研究。
研究者们报道,高水平的BMI与低有氧代谢能力与高血压的发病相关,这种关联是独立于家族史和社会经济因素之外的。高BMI值与低有氧代谢能力的结合会使得高血压发病风险激增。
该研究结果提示,预防高血压应从小开始,不仅要积极控制体重,还要进行有氧锻炼。
2016-04-07《高盐或高糖饮食会让你快速患高血压》(生物谷网)
【摘要】食用果糖是一种水果衍生的糖类,它在许多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中都存在。近期一项新研究发现果糖大量存在于美国饮食中,可促使个体快速患上盐敏感性高血压。
2017-07-19《2017CHEP高血压指南摘译》(医脉通网转载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摘要】健康行为管理:
(1)体育锻炼:非高血压人群(为了降低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或高血压患者(为了降低血压),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建议进行每周4~7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或游泳)(D级);较高强度的运动并非更有效(D级);非高血压人群或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阻力或负重训练(如自由举重、固定举重或握力练习)不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D级)。
(2)减重:①测量所有成年人的身高、体重及腰围,并计算BMI(D级);②推荐保持健康的体重(BMI为18.5~24.9kg/m2,男性腰围<102cm,女性腰围<88cm)用于非高血压的个人预防(C级)和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B级),建议所有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均应减肥(B级);③减肥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包括饮食教育、增加体力活动及行为干预(B级)。
(3)饮酒:为了预防高血压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限制每天饮酒少于2杯,男性每周饮酒量不超过14个标准杯,女性每周饮酒量不超过9个标准杯(B级)。
(4)饮食: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增加的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B级)。
(5)钠的摄入:为了预防高血压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考虑钠盐的摄入量减少至2000mg/d(5g盐或87mmol钠)(A级)。
(6)钙和镁的摄入:不推荐补充钙、镁用于预防或治疗高血压(B级)。
(7)钾的摄入:在不具有高钾血症风险的患者中,增加饮食中的钾摄入量以降低血压(A级)。
(8)压力管理:压力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因此压力管理应被视为一种干预方法(D级)。当使用放松的方法时,个体化的认知行为干预可能对降压更有效(B级)。
【扩展参阅】
2004-07-24《减肥是高血压治疗中重要的一环》(生物谷网)
2005-06-23《适度减肥可以降低中老年人的远期高血压风险》(生物谷网转载医业网)
2009-07-23《JAMA:采纳低风险饮食和生活方式与较低的高血压发病率有关》(生物通网转载EurekAlert中文)
2011-07-12《Nat.Rev.Cardiol.:解析与高血压有关饮食因素》(生物谷网)
2011-12-11《预防高血压,体重至关重要》(环球医学网)
2012-04-01《2012欧洲肥胖和难治性高血压共识声明解读》(医脉通网转载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2-06-05《2012EASO/ESH 肥胖和难治性动脉高血压联合声明》(梅斯医学网)
2014-11-26《(The Washington Post)如果你有高血压,那么感恩节请避免食用以下10种食物》(来宝网)
2015-09-11《ESC 2015:高血压患者喝咖啡要谨慎》(梅斯医学网转载医学论坛网)
2016-02-17《(Medicalxpress)高血压病人注意!六种能使血压升高的事物》(来宝网)
2016-05-18《(Medicalxpress)注意,血压高者不要再吃炸土豆了》(来宝网)
(附一)高血压的危害、防治等详细科研报道
见附件《(附一)高血压的危害、防治等详细科研报道(1025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7e9f90102x1y5.html)
(附二)孕妇、儿童、老年高血压特别科研报道
见附件《(附二)孕妇、儿童、老年高血压特别科研报道(260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7e9f90102x1yh.html)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