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慈悲布施(20240122)
【沙弥尼甲】今天下午寺里通知我说那两位给殿堂画壁画的工人回来了,他们要用晚饭。因为我预先说过我不便给工人做晚饭,A法师不反对,她说可让B居士做,现在就这样安排了。他们再工作一星期左右就结束了。
现在我对他们有一个不好的心理,就是我不想给他们吃好吃的东西,原因是我觉得他们贪吃又没有礼貌,我不喜欢他们,觉得给他们吃好东西是糟蹋东西。例如我今天上午泡了有机鹰嘴豆,打算明天早斋打豆浆,现在看来他们要分吃这好豆浆,我就不欢喜。而且最近还有一些比较好的食物要供众,想到他们也会从中分份,我也挺不欢喜的。祈请法师给予指点!
【贤佳】“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沙弥尼甲】感谢指点!关于布施,刚好最近也有一些感想。我觉得单从布施的“豪爽”来说,我比不上C法师,但是她的“豪爽”布施并不让我觉得舒适、欢喜,反倒很多时候是造成不适。我们在轮值会的时候,A法师对于C法师强行推行行堂模式表示不满,并说那段时间她吃得很不舒服,因为行堂人员打的食物总是过多。C法师平常给大家派发食物,如水果、干果、零食等,有时会发超大的量,有时还是为了处理大寮库存的存货,有种强行摊派、强塞给人之感,我会觉得很有负担。这还不包括间接造成的使人犯蓄食戒等戒律问题。如果换了是我,我不会一次给人发超大的量(如水果发下去,人家没有冰箱也不好保存),我会选择每天发适量、新鲜食物给大家,于身心都有益。我前段时间总想吃零食,可能就是因为C法师粗放发食物引起的。她走了以后,我将蓄存的食物做了大清理,现在已正常回归“日中一食”,也感到身心恢复了清净。
我想请教法师,布施是否也需要慈心、善巧、智慧?是否并不一定是布施越多就是越好?
【贤佳】是的。布施随顺慈悲,破己悭吝,不求现世恩报,不求有相果报,唯求无相菩提,即是智慧,感大福德,能出生死。布施辅以持戒、忍辱,即是无畏施。违戒布施,强横布施,都不清净,未来感不净果报,如猪得食。
【沙弥尼甲】感谢指点!强横“布施”究竟属于一种什么心相?我觉得这已经不能算布施了。例如她曾经派发给大众各人一袋花生,大概有一两斤之多,是因为大寮库存有一大袋花生,一直没吃,她可能觉得看着碍眼,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处理,其实那袋花生完全可以在僧众日常饮食中逐渐安排吃。这样处理食物,既无智慧,更无慈悲,对人毫无尊重之心。
【贤佳】是的,缺乏慈悲,布施着相,功德微劣,乃至成恶。
如《金刚般若经赞述》(〔唐〕窥基大师)说:“〖经〗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住心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者……
“〖赞述〗住色等生心者,便是有住,即着‘我’、人,故不应住也。……令住无相也,谓观无相,名为无住,要证此理方灭‘我’、人也。……若住色等生心者,便为非真住故也。……说‘一切诸相’者,谓虚妄相;‘即是非相’者,谓无实相,虚妄本空故。……不忍因缘有三。一者,流转苦忍,谓由不忍故即流转生死,为对治此故,令离一切相发无上心。若住色等,则于流转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故,如经言‘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心’等。二者,对众生相违苦忍,如经‘如是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等,谓既为众生行无住施,云何于彼应生嗔也?三者,显示乏受用苦忍因缘对治,如经‘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等,谓若着于果报等施,即便于取用而有乏少;若行无住布施,举事虚空,珍宝无量也。
“〖经〗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赞述〗此意云:真如虽一切时处实有,由无智,以心住法故,不解出离,犹如入暗,不知‘我何所趣’。而不得之得者,翻此说。”(卷下)(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3/T33n1700_002.xml#pT33p0141b0501)
《金刚般若疏》(〔隋〕吉藏大师)说:“依无住之教,如外有光明,得无所住观解如内有眼目,如此之人见正道也。有住之失,反此可知也。依《论》生起云:‘真如一切处、一切时常有,何故众生有得如、有不得如耶?’论师云:‘真如即是佛性,一切凡圣众生皆有佛性,何故圣见、凡不见耶?’即用经文释之。如虽常有一色,若外有光明,内有眼目则见,无此内外则不见也。虽常有真如佛性,心无所住则见,有所住则不见也。显性之言,事在斯也。今明作此意,亦于义无失。《大智论》云:‘或名如,或名实相、法性、涅槃。’但约众生悟、迷,故有得、不得;至论佛性、涅槃,未曾得失隐显也。”(卷第四)(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3/T33n1699_004.xml#pT33p0114a2001)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