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佳与释贤甲于2017年关于持戒的讨论

贤佳与释贤甲于2017年关于持戒的讨论
(2019年11月24日整理)
【释贤甲】(20171101)末学是极乐寺比丘尼,一直以来有用“药石”(晚餐)的习惯,觉得对我来说,不可能不用“药石”。受戒之后也基本上都用,不能持“不非时食”戒,感到愧疚不安,但又没有办法扭转。直到今年7月份,有一天忽然不想用“药石”了,正逢其时,一位刚来寺里的净人同学给我转发了您整理的有关不非时食的资料,读了之后心里有一些震撼。然后持续了一个多月没有用“药石”,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期间,我把久攻不下的戒本背诵了下来,还作了一次诵戒。
到了8月底,遇到了比较紧张的赶稿工作,自己的状态又发生了逆转,感觉不用“药石”,脑力就不够用,结果又恢复了用“药石”,直到最近,约有两个月。
到了10月末,又产生了不想用“药石”的心理,配合上读您整理的资料,正在恢复坚持。有两天碰上外出,晚上别人用餐,因为比丘尼在外要彼此护戒,我在旁陪着,也忍住没有吃。
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这条戒会持得越来越好的。有一些问题想请益法师:
1.弟子出现的这种反复的情况,是正常的吗?如果以后再遇到反复,我应该怎么做?
2.脑力劳动的强度比较大时,是不是对营养的需求会比较偏大?需要刻意多吃能量比较高的食物吗?(如少吃米饭,多吃馒头,多吃土豆、红薯、南瓜等根茎类的食物,多吃坚果、含油量多的食物等?)
【贤佳】随喜节食持戒!现代人过午不食其实根本没问题,有些比丘尼道场的一些比丘尼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过午不食,也有紧张的学习乃至重体力劳动,身体很好。关键是观念问题(观念影响心理,心理影响生理)。可以适当详阅、思考我以前分享的资料,突破习俗观念,增长正面信念。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适当少吃可使头脑更清明,具体可参阅我以前分享的资料《节食禁食治疗癌症、糖尿病及防病治病深层机理与多效保健相关国际科研介绍》(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ca7e9f90102wwl2.html)。
【释贤甲】末学还有几个问题有疑虑:
1.在八大部校释的《比丘含注戒本》中,末学读到关于“小食”的注释,大意是说佛制早上只能吃稀粥之类的食物,不能吃正食,因此叫做“小食”。末学的问题是:虽然我们早上用餐不犯戒,但如果不吃馒头等主食,只吃少量的粥、菜等,是不是会更加如理如法呢?
2.在法师分享的资料中,末学有读到法师说“持戒不应随顺人情”,这一点怎么把握?末学在持午之后,有一次到一所兄弟寺院去,一位居士给我们泡了茶,末学本来说不要,后来又考虑她的感受,就接受了。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坚持持戒呢?末学也反省到,持戒需要智慧,比方说可以在她泡茶之前就预见到,提前说我不需要茶。
3.有时去外面办事,用午餐就会超过午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进食?这种在外面的情况,有时都是自己人,还好办些,但也担心她们会不安。有时是需要请专家吃饭,若我不吃,整个场面可能会很尴尬。记得常师父(日常法师)在讲《广论》中也说过,他因为自己持午,麻烦别人按点为他专门做饭,其实违背了戒律精神。也听其他法师分享过,常师父在台湾举办活动,请了社会各界人士,为了随顺世间人的用餐时间,就定为12点钟开饭,常师父说,这样做,戒相上有违,但不算犯戒。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种情况呢?
【贤佳】1.是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戒律(铜鍱律)中说面食(麦食)属于正食。日唯一食,一天只吃饱一次,不论正食、非正食,更如理清净。《中阿含经》卷51说:“佛游迦尸国,与大比丘众俱,游在一处,告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稳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稳快乐。’” 《摩诃僧祇律》卷17说:“佛告诸比丘:‘如来以一食故,身体轻便,得安乐住。汝等亦应一食,一食故身体轻便,得安乐住。’”
2.不应将错就错,宜应道歉说不喝。以后注意提前说。持戒则不失为福田,是最好的自利利他。自破福田,为施所堕,不成真实利他。
3.可以请他人吃,自己不吃。对贵宾可请净人、护寺居士陪吃,无人陪吃也无妨。识达之士会尊重佛教规矩乃至敬重持戒者。不宜强求他人提前开饭,自己不吃就好,一两顿不吃乃至一两天不吃也无妨,乃至可能有利于身体健康(可详参我以前分享的科研资料、实例经验)。以正见、忍苦、精进兼顾持戒和人情。不能兼顾时还是宜应以持戒为首,人情可以化导。一味顺俗乃至媚俗而经常轻易破损作为僧体的戒律操守,如何体现佛法不共世俗、外道的精神内涵?如何落实正见正行启发化导世俗的责任?又如何保证自己持戒意识不逐渐淡薄?乃至如何保证自己来世不因犯戒而堕落?自己对戒律的功德利益是怎样的信解?粗率兼顾人情的小善小利如何抵得过毁戒的罪过、损失?不要以为可以轻易忏悔,数数现行,无惭无愧,走过场的形式忏悔是没多大效用的。何况还可能见为功德,不认为是犯戒,根本就不忏悔。
【释贤甲】感恩法师的详细答复,让末学对持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最后请教一个问题:法师说数数现行不是那么容易忏悔清净的,那么末学受戒之后用了那么长时间的“药石”,现在感到悔愧不安。弟子应该怎样忏悔这些罪过?包括此外的轻易毁犯的罪过?
【贤佳】随喜悔愧之心!数数现行而无惭无愧,不成有效忏悔。有悔愧之心,遮断以后现行,依仪轨作法忏悔,是能有效忏悔清净的。
【释贤甲】(20171108)弟子自从得到法师的策励拉拔,在克制饮食上用功的心变得很强。很感恩法师的耐心解答引导、提供资料,弟子特别是在读了《僧侣的姿态》(http://mp.weixin.qq.com/s/MuxljAW3s-EbPimIcMzi5Q)那封邮件后,更加受到策励,决心不仅是非时食戒,而且是所有的戒条都要严格认真地持守。
弟子是从10月底恢复持午的,正好于11月1日开始实践减少食量。因为之前从别人的文字记录中受益很大,所以想到自己也可以做简单的记录,就从11月1日开始记录自己控制饮食的情况和相应的身心状况,一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坚持,二是想继续得到法师的指导,三是希望这份真实的记录将来能对更多的人有帮助。
每天具体的饮食,都记录得很详细,目的是在于让人清楚看到营养摄入的情况,以便提供更好的参考。
现将过去七天(11月1日至7日)的记录分享(https://pan.baidu.com/s/1LZi7N1lh-fbxmjL_OczOwg 提取码:1fe3),最后附了所遇到的问题,祈请指点。
问题:1.一个不好的心态:为“少吃”“持午”的问题,内心产生了比较强的执着,并会因为周围的人比我贪着美味、吃得多、不持午而产生慢心,应该怎么调整?
2.在控制食量的大约三四天以后,直到现在,感觉脾气变大。自己一直性格耿直,见不得不如理之事,但以前有时会使劲憋着不说,这几天发现不能憋着了,但尚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情绪,致使不要太伤人。记得20**年自己练习站桩调养身体,练的强度和效果都很强,也曾经出现过脾气莫名变得暴躁的情况。这是身体调节的一种反应吗?脾气的变化和控制食量有关系吗?应该怎么调整?
3.减食之后,睡眠变得比以前更沉(睡眠一直都很沉),像昨天和今天早上都没有听见打板声(但到4:00左右会自动醒来),这是因为少吃之后,身体需要以睡眠补足缺失的能量?还是因为身体进入自动调节状态,之前潜藏的亚健康状态爆发,需要睡眠来调整?
【贤佳】随喜严格全面持戒之心!也随喜坚持过午不食和用心记录!
对所提问题:
1.宜忆念出家修道宗旨,省思烦恼,省思是否有能力化导他人,生惭愧心、慈悲心,增上发愿和修道。宜应希求净戒基础上的定慧神通,唯此才能自在有效深广利益众生,现前坚持净戒,闻思佛法,随力对治贪瞋、昏睡、掉散等盖障,常怀惭愧,心不放逸。
2.如上题所说而忆思努力,增上要求自己,超越小道小得的憍慢瞋嫌。
3.节食则自然身心轻便,昏沉随眠减少。太过沉睡应是其他原因引起,可作省察,也可能是宿疾显发的过程。不算大问题,睡前更多念佛提策正念,坚持过午不食再过一段时间看是否有改善。
【释贤甲】(20171113)下面是末学11月8日至12日的饮食记录(https://pan.baidu.com/s/1RqASbo29bWCFB_NacDFSYQ 提取码:w753)。有三个问题请益一下:
1.用完午斋之后,在午时之前刷了牙,但下午又感觉到口腔里有食物残渣,这时想把残渣吐出来,但又发觉找不到了,推测是在那一瞬间无意中被吞下去了,这种情况算犯戒吗?
2.以前为了喝茶的方便,把茶叶做了尽形寿药,病缘是“渴病、困病”,但实际上喝茶的时候,并不都会达到一种“渴和困到必须要有茶”的程度。后来开始认真持午之后,便觉得这样做其实不是很如法,就决心不再喝茶。以前的做法有没有违犯戒律之处,是否需要作忏悔?
3.僧团的药房会定期出一些给大众喝的药饮,如夏天时有“解暑茶”,每天都有去寒湿的“艾草姜水”,并且声明是作过药净的,末学也就放心地喝了。但现在回想,担心他们作的净不一定很如法,自己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病缘跟她们作净时所说的病缘是一致的,所以就决心以后再不要不明不白地吃药,药净还是自己需要自己作为好。那么以前喝的会不会有违犯戒律的地方呢?
【贤佳】随喜坚持不非时食和身心受益!
关于所问的问题:
1.是误犯,自责心忏悔,以后注意避免误吞,最好饭后更充分刷牙漱口。
2.无病服用尽形寿药,结突吉罗罪(小罪)。
3.同上。
【释贤甲】再请问法师:误吞食物残渣,属误犯,要自责心忏悔。具体罪名是“误犯非时食波逸提(堕罪)”还是“误犯非时食突吉罗”?波逸提也可以自责心忏悔吗?
【贤佳】是误犯非时食突吉罗罪。误犯都结突吉罗罪。
【释贤甲】(20171120)末学过去一周的节食情况出现了反复(https://pan.baidu.com/s/1yJOHHzb_-SNoIImZiEKj9Q 提取码:ryud),持午还是比较坚定,但节减食量方面出现一些状况。概况地说,就是感觉减得有点过量,身体会跟不上,有发虚的感觉,并且会因为饿,脾气控制不了的暴躁。于是重新调整食量,刚开始调整的三天吃得过多,发现也不行,之后慢慢变得中道。在重新调整食量(早斋仍然是不吃主食,但午斋会比之前增加将近一半的主食)之后,那些症状就消失了,但睡眠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无论多吃还是少吃,晚上到了8:20左右还是会昏沉,难以继续工作和学习,一做脑力劳动的事情就会昏沉,早上起床比以前困难。
另外,最近南方天气变冷,早斋如果不吃主食,只喝粥,就会觉得上午身体能量不够,工作难以集中精力,常常会盼着午斋时间快点到来,好去补充能量。
请问法师:
1.末学接下来应该怎样做?
2.早斋的饭量可以调整吗?法师曾说佛制一天只能吃饱一次,此后末学用早斋就没有用过主食,甚至粥和菜常常都是只要一半的量。如果早斋不吃主食对于持戒来说更好,那么是否可以多吃一点粥和菜?
【贤佳】随喜坚持过午不食!
1.可能还是太在意饮食、气力等,观念影响心理,心理影响生理。可再适当全面细阅我以前分享的资料,增强少食健康、少欲自在的观念意识。另外平时多忆佛念佛,长养正念,安稳身心。
2.早斋饭量可以调整,能不吃主食就很可贵,可以多吃一点粥和菜,自己摸索调适。
【释贤甲】感恩法师对末学的策励!最近资料确实串习得少了,因为有一种心理是“我懂了,我知道了”,现在明白不能有轻视之心,还是需要多串习。而且要多思维这样做跟持戒、跟修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求身心的舒适而已。
【贤佳】随喜省思!
【释贤甲】(20171127)末学上周在饮食的用功上出现的波动,经过法师在邮件中的指导,又恢复了稳定。法师常说“观念影响心理,心理影响生理”,弟子在持午的问题上,在观念上最为困惑的是师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表达起来有点复杂,我试着分条来说明一下。
1.这是从极乐寺第一批受戒法师那里听到的:她们刚受戒回来时,也不用“药石”,过了一段时间后,师父让贤R法师给她们转达要用“药石”。
2.在2016年资料《严净毗尼——学诚大和尚戒律开示摘编》中,有一篇是师父谈“持午问题”,总体意思是从现代人及我们道场的现实缘起来讲,建议不持午。
3.两个月前,我有因缘遇到贤D法师,和他有交流持午的问题,及师父的相关开示。他认为非时食戒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戒,最好要持。他自己现在在持午。他说,《严净毗尼》里的说法,他当时确实听到过,但最近师父的观点有改变,贤D法师转述的师父的态度(如果我没理解错)是:我们道场对持午持中立态度,提供“药石”,吃不吃随你。
4.2017年10月12日,师父给中国佛学院讲有关南山律宗的开示,里面讲到“非时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特别讲到,非时食戒的制戒缘起,和印度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有关系,当时人们都是上午工作,下午休息,如果非时乞食会损恼居士,而在中国的现实缘起不一样了。
5.最近师父专门有问贤R法师,极乐寺的一位执事法师有没有用“药石”。这位法师最早是用“药石”的,听说她在看了您发的资料之后就几个月没有用,后来因为师父问了,她又用了。
6.上面的几点之间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概括起来说,我搞不太清楚,到底师父是支持持午,还是不支持。如果撇开贤D法师转述的内容,以我看到的和听到的师父本人的开示,基本上是不支持持午的态度。
7.在今年年初的龙泉春晚上,播放了一个采访贤Y法师的视频,他讲:“我们持戒的根本是要依师。”我觉得法师您,还有上面提到的贤D法师都很重视戒律,也很依师。不知道对法师您来说,具体到这个问题,您对“持戒”和“依师”怎么看待?
8.我们班导法师得知我持午之后,就劝我要用“药石”。理由有三:一是师父对极乐寺有过教授;二是“持戒应该依师”,长远的缘起我们自己看不到;三是身体是第一位的。
对班导法师的意见,我有一些保留的看法,一是师父对极乐寺的教授是在几年前的,后来不知道有没有过变化。二是“持戒要依师”这个观念我觉得是比较广义的,不是一个单纯听某个话的问题。三是以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我觉得自己节食和持午之后,内心有明显的变化,感觉自己变得理智、调柔了很多,对于他人包容接纳的能力也增强了。仅从这个好处来看,我是不愿放弃持午的。(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就是“饮食知量”还不够稳定和精准,有时受饿,有时过饱,受饿的时候比较多,饿了就会情绪低落或者烦躁。)
内心困惑暂时先写到这里吧,祈请法师的解答。
【贤佳】随喜安稳用功!
律中说佛以十义制戒,通于每一条戒,岂可绝然只从避免当世讥嫌的单一角度来看待佛制遮戒的意趣?
例如不非时戒,如果说“非时食戒的制戒缘起,和印度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有关系,当时人们都是上午工作,下午休息,如果非时乞食,会损恼居士,而在中国的现实缘起不一样了”,在居士休息时乞食会损恼居士,那么在居士工作时乞食不是也损恼乃至更损恼吗?非时乞食损恼居士,那么居士非时主动送食到寺院(或精舍、兰若)则不损恼居士,佛为什么也一概禁止?《沙弥尼戒经》说:“常以时食,不得失度。过日中后不得复食,虽有甘美无极之味,终不复食。亦不教人犯,心亦不念。假使天上自然食来,亦不得食也。若长者、国王过日中后,亦不服食。终死不犯。常思禅定,一切饮食虽有所食,裁自支命,欲令一切解深达愿,得十种力以为饮食。是为沙弥尼戒也。”天上自然食来非时不得食,长者、国王非时请食也不得食,岂是避免乞食损恼?
至于说现代一般人不非时食会损害身体健康,则完全是颠倒臆说。既违背佛经和律典所说义趣,也不符合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和医生临床经验,还违背很多现代人过午不食的实例经验,具体可参阅我先前收集分享的众多资料。
特别居士八关斋戒以“不非时食”为主体,岂是古印度时在家居士非时食会损恼其他居士而佛要特别倡导避免?若不非时食戒不再适用于中国的现实缘起,那何必汲汲于每月六斋日和法会期间给义工、信众授八关斋戒?若现代中国僧人过午不食有损身体健康,现代中国居士过午不食就不有损身体健康吗?若说偶尔受持无妨,那坚持用“药石”(晚餐)的僧人为何不也每月六斋日持守不非时食戒?自己放弃不非时食戒,而居师位给居士授八关斋戒乃至菩萨戒,让居士做“不合现代时宜”之事(不非时食)且“自伤身体”,是何道理用心呢?
实应依师“持戒”,而不应依师破戒。律中说,若师让做违戒事,宜应善言拒绝,乃至师犯戒时弟子宜应劝谏、助其忏悔净罪。
末法时代伪滥众多,宜应严谨以戒为师,真正对自他生命和佛教负责。《四分律》卷59说:“有比丘为僧中胜人上座,若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诸不善法,放舍戒行,不勤精进未得而得、未入而入、未证而证。后生年少比丘仿习其行,亦多破戒,修不善法,放舍戒行,亦不勤精进未得而得、未入而入、未证而证。是为第二疾灭正法。”
附件资料供参看(《藏经中所说“药石”非法的资料》《非时食问题辩论》https://pan.baidu.com/s/1iSg4ACGgAdlDmCIgdwAtJg 提取码:qbbp)。
【释贤甲】(20171129)末学下载了附件,两篇《辩论》快速地浏览了一遍,隐隐感觉到一种火药味,觉得法师做这件事挺不容易的。末学受戒一年来,戒律没有学多少,但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即应重视佛语。对于《辩论》中的对立观点,末学自感没有什么资格评判,但是会选择不非时食。
通过法师对“依师持戒”的态度,结合以前和这次在资料中看到的,又勾起末学内心深处的一个问题:关于式叉尼法。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在我们戒前教育和去戒场受戒时已经激荡过,此处不详细说了。这次从资料中,我隐约感觉到,法师您的态度是认为尼众应先受式叉尼法再受具足戒才如法。末学由此产生的问题是:
1.我们没有受两年式叉尼法,是不是就不得戒?我们在戒场受了大约一周的式叉尼法,然后受具足戒,这样是不是也可以呢?
2.如果没有得戒,我们现在谈论持戒、犯戒,还有没有意义?
3.如果我们确实没有得比丘尼的戒体,那么是否至少还有一个沙弥尼的戒体?至少可以好好守护沙弥尼的戒体?
末学经过思惟,觉得可以接受一个最坏的结果。太虚大师也说他自己年岁不足便受戒,因此不敢自称为比丘。虽然在僧团里也会面临种种惑业苦,但修行之路确实是最好的一条道路了。我总归不能退道还俗,尼众也没有退路可走。或许自己没有得戒而受信施供养,会损耗福报,那能想到的应对之策也是自己好好学修,好好发心,做对众生有益的事,作为回馈。我觉得没有谁可以怪罪,所遇的都是自己的业感。
【贤佳】随喜道心!
1.我刚才转发了一封相关邮件给您,供参阅。
{〖极乐寺尼〗(20170909)关于式叉尼满二岁后受具足戒,我们只在戒场受式叉尼戒六七天,就受具戒。现在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义云:今时多有无识之人,公然许他不满便与授具。若不满得戒,何故《僧祇》《十》《五》律等皆结师罪?又《五分》等皆羯磨文中言‘满’,今时师众,俱知不满,辄违圣教,妄言道满,便事不应法,法岂得成?若勒年满,定知得戒。若凡情妄授,傥不得戒,岂非误他一生虚过,罪资累劫?既非难逼,有何匆迫,强违圣意,抑令早受?”(道宣律师《四分比丘尼钞》上卷)
〖贤佳〗按祖师义判不得戒。
〖极乐寺尼〗那现在很多尼众是在三坛大戒时才受式叉尼戒,就几天后受具足戒,若都不得戒,又接受十方信施,不是犯盗吗?罪可大了!
〖贤佳〗沙弥尼也可接受信施(也要持守沙弥尼戒,否则信施难消)。
现代很多比丘尼僧团是让式叉摩那尼严格受持六法两年的。非不能,是不为。}
另外9月30日分享的实例经验资料中对某比丘尼寺院住持的访谈(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ca7e9f90102x2md.html)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2.有沙弥尼戒。律中要求沙弥尼应随学比丘尼戒。
3.是的。
末法共业浊恶,个人福德不足,宜应增上发愿,增上修道,期于未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
【释贤甲】(20171207)上周的饮食记录,迟发了,因为最近都比较忙,不过饮食的记录还在坚持。经历了一个月的摸索,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早午饮食比例,也经历了比较艰苦的身心适应期,最近终于感觉渐趋稳定,身心状况总体是上升的趋势。这段历程走过来并不容易,但也随喜自己坚持了下来。由此也体会到持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换句话说,一个人因为一种习惯而不用“药石”,和一个人为了持戒而不用“药石”,那是不一样的境界。因为对于后者来说,“为了持戒不用药石”可能并非基于习惯,反倒可能要强力扭转用“药石”的习惯。更具体的收获有时间再总结。
【贤佳】随喜坚持节食持戒和总结思考!很好!《大智度论》说:“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亦后世,行法者安稳。”(卷十六)
【释贤甲】(20191124)看到两年前的这份讨论记录,还有自己为培养持午习惯而作的饮食记录,唤醒了自己对这段经历模糊的记忆,有一些感慨。我现在持午已经很稳定,早已不需要那些特别的提策;我现在持午的环境也比两年前在极乐寺时有很大变化,我身边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能积极护持、成就我持午。走过这段路,再重读这份资料,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原因是:这是业感。我觉得:坚持持戒,自然有人护戒;若不持戒,自然有人成全犯戒。站在现在回顾当初,自己在缺乏持午共业的环境中“蹒跚学步”的样子虽然看起来别扭,但是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是可贵的。那时候,当我渐渐养成了持午的习惯,并由此提策起了持戒意乐,怀着一份法喜,我本来打算、也以为可以继续这样稳定地走下去——我还记得当时我跟一位同修讲:“我希望自己能在极乐寺踏踏实实住上十年,好好沉淀一番。”——但没想到,这时我接到了去精舍的通知,后来遇到了比持午重大得多的持戒、修行考验。现在想来,也许那是佛菩萨特意给我的“进阶”考验,也许一切都是佛菩萨做好的安排。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