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感悟人生 第二章《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辨析

第二章《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1、“在末法时代”的初学者,那么容易就“发心纯正,知见正确”了?
【原文】在末法时代,就是非常的不可多得的。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发心纯正,知见正确,又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照着佛陀的教法去实践?

【辨析】初次来听课的同学,除非宿世的大修行人,知见要么在门外,要么有点基础,需要提高。此文有意提高现场观众的关注心理,属于演讲技巧。

【辩护】结合上下文:“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多生多劫以来,都是在六道当中轮回,头出头没。今天,我们能够来到三宝的清净地,并且,有这么多非常优秀的出家的同学,在家的同修,一起来修学佛法,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加的难得。在末法时代,就是非常的不可多得的。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发心纯正,知见正确,又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照着佛陀的教法去实践?”{不符合实际情况地给听众“发糖”“打鸡血”。}
在末法时代,几十亿人中,有多少人能遇到佛法,遇到后又有多少人信受佛法,有多少人愿意听闻佛法,听闻了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实践佛法?数量比例相当相当少,所以确实是非常不可多得的。

【再辨析】法师意指“发心纯正、知见正确”,上文转移话题到“不可多得”,偷换概念。

2、“成佛的境界”“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吗?
【原文】这些成佛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也是能够为所有的人所验证的。

【辨析】文字很重要如标月指,然真实之胜义是超越文字的体验,所谓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又如《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无文字故,无所辩说。无所辩说故,绝诸言论。绝诸言论者,是佛境界也。’”

【辩护】佛法分世俗谛和胜义谛。此句属世俗谛所摄,佛的境界可以达到,达到佛境界的过程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若是不可以说明,佛也不会讲三藏十二部那么多了。胜义谛是非语言、文字可以描述的,离语言、文字相。
世俗谛和胜义谛不是互相排斥的,不可以用世俗谛去反对胜义谛或者用胜义谛去反对世俗谛。辨析中犯了用胜义谛反对世俗谛的错误。{《显扬圣教论》:“一切言说及因彼意解所得义。皆名世俗谛。若清净所缘。若清净性。若彼方便。皆名胜义谛。清净所缘者。谓四圣谛及真如。清净性者。谓灭谛清净。方便者。谓道谛。”世俗谛是凡俗的道理,未离名言的状态,胜义谛是圣智所行的离言状态。世俗谛本为错谬,辩护者对二谛理解偏谬。}
【再辨析】原文为“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后,已经完全了知、通达真相,亲自证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胜义谛,涅槃,成佛的境界。这些成佛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也是能够为所有的人所验证的。”原文在讲胜义谛,法师辨析正确。

3、学习佛法难道也不能用因明“这种(共)世间法来进行逻辑的推理”?
【原文】根据世间法来进行逻辑的推理。这样子的话,久而久之,我们对佛法不仅学不进去,甚至会越走越远,越学越离题。

【辨析】佛法有五明,其中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都是共世间的法。因明在学习佛法中有其重要的角色,学习很深的论典都离不开因明。因明和形式逻辑的三段论非常相似,因明作用正如玄奘大师翻译的《因明入正理论》所说:“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到这里被XC法师说成因明无用论了。

【辩护】佛法讲信解行证。信为能入,比如一扇门后面有非常漂亮的风景,越往里走越美,但不信之人不会选择开门而入,也就看不到后面的风景。信了之后,通过听闻佛法,思维并了解佛法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开始照着做(行持),最后证得相应的结果。
世间法的过程不是如此,世间人先要证明结果,然后才开始信,才有后面的解和行。按照这样的思路,佛法是学不进去的。{如果“世间人先要证明结果,然后才开始信,才有后面的解和行。按照这样的思路,佛法是学不进去的。”那么世间人都怎么走上信佛之路呢?}

【再辨析】辨析法师意指原文说法的偏谬。离开了世俗的名相等,我们无法能趣入胜义谛,这也是闻慧、思慧和经论的重要。

4、工巧明、医方明等世间法也“只是会让痛苦增加,快乐减少”?
【原文】世间法它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会让痛苦增加,快乐减少;

【辨析】世间法也能解决部分苦乐问题,只是不彻底。比如:工巧明、医方明都能解决部分苦乐问题。

【辩护】佛法中苦可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并且讲世间纯苦无乐,统统可以纳入此三种苦包含范围。工巧明可以提供给人的舒适、便利属于坏苦所摄,医方明带给人的健康也属于坏苦所摄。用世间的办法去解决苦乐问题在佛法看来是颠倒的,世间从苦乐的果上去找解决办法,佛法从苦乐的因上去找解决办法,恰恰颠倒。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世间并非都是从果上找解决办法,只是对因的把握不够深。最后一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与其所讲内容无关,不知所云。}

【再辨析】原文为“世俗社会上面有很多的痛苦,当然也有少量的快乐,归根究底,苦多乐少。那我们学佛法,就要慢慢慢慢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快乐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少,世间法它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会让痛苦增加,快乐减少……”
原文并非在讲世间纯苦无乐的层面,上文辩护再次偷换概念,与原文自相矛盾。
法师辨析正确。

5、无为法的“名跟相它是会变化的”吗?
【原文】世间上面所有的名跟相它是会变化的;

【辨析】讲法不严谨,百法中有六种无为法,不会变化。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辩护】世间名相属有为法所摄、属世俗谛所摄,有为法的特性是无常、变化。
辨析中再次犯了用胜义谛反对世俗谛的错误。

【再辨析】首先,在《感悟人生》中,并没有对佛法的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概念进行定义。
其次,在原文中根本就没有加限定语,现举例几处,如《感悟人生》:“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他已经完全了知、通达、亲自证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胜义谛、涅槃、成佛的境界。那么这些成佛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也是能够为所有的人所验证的。”在这句话中,一般的人只会认为后面所说的“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是继承前面的主词“胜义谛”。关于第2章第5题,原文“世间上面所有的名跟相它是会变化的”,在四宗的经部宗中,虚空属于世俗谛,仍是不会变化的,和作者所说不同,如《四部宗义精要》:“无为虚空之所以被称为‘世俗谛’,是因为它在世俗的心态上显现为真,此处所谓的‘世俗”就是分别心。因为分别心能障碍我们直接洞见自相,所以称为‘世俗’。”做个比喻,我们说:“人的肤色是白色的。”这显然不对,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大多数白种人的肤色是白色的。”《感悟人生》中所犯的错误与此相同。
最后,假设我们认为《感悟人生》关于世俗和胜义的概念是对的,但对初学者而言,阅读这样的书籍,势必分不清何处讲的是胜义谛,何处讲的是世俗谛。这样不严谨的表述非常容易引起阅读上的误解。总结,本身把握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概念就很困难,在面向初学的书中对两个概念不定义、不讲解,然后讲解内容时,也不明确说明何处讲世俗、何处讲胜义,需要读者自己辨别,这样的书籍算做未加审定的口头稿,勉强接受。如果要按照这样的内容学习,实在不敢苟同。

6、离开文字理论的学习,“信心、信仰的前提”又从何而来?
【原文】如果没有信心的前提,没有信仰的前提,那我们所有的一切仅仅在文字理论上面的推演,在文字理论上面的推演与自己的生命是了不相干的,那么这样子的一种意义是不大的,他不是真正在学佛法,它不是一种宗教的行为,这方面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辨析】此处为偏见。正因为没有信心,更需要学习。智者大师说,初修行的人对圆教佛法产生信心后,应保护长养善根。如果经常参与世事,内心就会纷扰繁动,导致道心正念败坏。这时应该多按照所学教理静心思维观察;在外,应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听闻佛法,能够加强观察、思维法义的力量。这样内外交互用功,对佛法圆教的信心就会越加明澈、坚固。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5:“行者圆信始生,善须将养。若涉事纷动,令道芽破败。唯得内修理观,外则受持、读诵大乘经典,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金刚般若》云:‘一日三时,以恒河沙身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初品观智如目,次品读诵如日。日有光故,目见种种色。《论》云:‘于实名了因,于余名生因。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闻有巨益,意在于此。”
《瑜伽师地论》卷74:“复次于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何等为十:谓于大乘相应菩萨藏、摄契经等法,书持、供养、惠施于他,若他正说恭敬听闻,或自玩读,或复领受、受已广音而为讽诵,或复为他广说开示,独处空闲思量观察,随入修相。问如是十种法行,几是能生广大福德道?答:一切。”

【辩护】此段话指出一个常见的现象和误区,从古到今有很多研究佛学的人,对佛法没有信心及信仰,只是在文字理论上做研究,不信也不会去实践,因此佛法对其生命没有多大意义,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段话最后再次强调,这是希望学习佛法的人特别要注意的地方。{这是辩护者在“添油加醋”,原文并未指向“研究佛学的人”。 }
辨析中没有理解这段话的意图,原文说此,辨析说彼,偏题了。

【再辨析】结合原文上下文未读出辩护所谓“意图”。辨析法师对龙泉体系有深入了解,所指偏见实当注意,因龙泉体系有不重经论学习(依师宗)及经常参与世事(做事宗)的过患。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