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佛经,我只读到两个字》

论《读佛经,我只读到两个字》(20240812)

居士甲】《读佛经,我只读到两个字》(码字铁匠2024-07-01)

https://mp.weixin.qq.com/s/0jJRBQ03rHsM19_f-E5-ZA

(摘录){我是不讳言自己读佛经的,尽管我是共产党员。一则学习不等于信仰,二则儒释道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三则工作需要(我从事宗教工作,必须了解宗教经典),四则有益于个人修身养性,遣郁释怀。

佛经浩如烟海,我就不急不缓读。读到一定量,就读出两个字:如实。窃以为这是大智慧、大格局、大品行,值得我们学习。

如实,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如实见,如实知,如实说,不妄语,不矫饰,不造作。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二字,也是来自于佛经。“如来”二字,也就是如实而来之意。

如实,是探求真理最好的态度,也是最基本的态度。我们且不论佛教所言是否是真理,仅就这种如实的态度而言,就值得我们尊重。不管以什么路径探求真理,如实总是需要的。所谓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所谓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等,所违反的就是如实的态度和原则。

如实了,就能冲破条条框框,就能看到无数出路,就到想到无数办法。因为,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如实的品质,就会豁然开朗,就会四维通达,就会海阔天空,就会自在从容。

如实,也意味着无私,也意味着无畏。何以言之?如实则坦荡,坦荡则无私,无私则无畏。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求真理、解决问题,披荆斩棘,不夹杂任何私心杂念,不为任何名利束缚,不受任何教条捆绑,我自然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又何惧于闲言?何惧于宵小?

如实,是破解世界种种难题的金钥匙,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钥匙。只有以如实的态度面对人性、面对世界、面对历史、面对问题,不被虚头巴脑的东西所牵绊,才能找到前进的正确路径。一个国家,讲真话、办真事、求真理,就会有扎实而不凡的气象。整个世界,讲真话、办真事、求真理,人类实现全面的自我解放就大有希望。}

本文作者是从事宗教工作的。我给他留言说:“《金刚经》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又怎么解释?”

如实,实事求是,果然是好,但是凡夫所知量有限,并且常被诸相迷惑,看到的现象未必是实。如那些研究历史者,限于证据材料缺失,会得出错误判断,如作出“大乘非佛说”的误判,又如因为正眼未开,就说“佛性如日月”是太阳神崇拜等。

所以,对于信仰圣言量也应当尊重,也应当尊重西方极乐世界,应当尊重天堂、地狱信仰。

贤佳】这篇文章所说很好!您提示的结论是合理的,但给出的理由似乎不恰当。

《金刚经》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是如实语,并非违背如实原则,因为如来所得法是无相法,是真实不虚的胜义实存,但不是世俗所见闻的实有,所以说“无实”。这经文所说“实”指“实有”“实执”,不是指“如实”,概念内涵不同。

如《金刚般若经赞述》(〔唐〕窥基法师)说:“世亲释曰:‘谓有谤云“如来不得菩提”,为断此疑,故云“如来所得菩提无实无虚”也。谓如来得彼菩提故,故曰不虚;非实有为相故,故曰不实。’无着释云:‘不可如言而取,故不实;亦非离言以求,故不虚。’”(卷下)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3/T33n1700_002.xml#pT33p0146a1110

《法华义疏》(〔隋〕吉藏法师)说:“如来所得法无虚无实,以无虚无实故,能说虚实并实,不得云‘无实无虚故,虚实并虚也’。”(卷第五)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4/T34n1721_005.xml#pT34p0525a2214

您说:“如那些研究历史者,限于证据材料缺失,会得出错误判断,如作出‘大乘非佛说’的误判,又如因为正眼未开,就说‘佛性如日月’是太阳神崇拜等。”这不是他们“看到的现象未必是实”,而是他们基于有限现象而作过度推测判断,这推测判断不一定如实正确,如同法官对证据不足、有多种可能性的案件作定性推测判断而可能成冤案。又如有外道由禅定神通见牛死后生天,便推测判断持牛戒可以生天,而成邪见。即他们所见现象是如实的,但他们的“大胆”定性推测判断是过度的、偏差的、不如实的。至于有先入偏见,“削足适履”地解读证据材料,也是不如实的。“如实”是很可贵的,也是很难得的,不仅是道德品质,也需要智慧。

更多相关文据辨析可参看:

《论诚信》

https://uncn.top/9681.html

《辨驳权威学者的“大乘非佛说”》

https://uncn.top/9564.html

《辨破“大乘非佛说”之六》

https://uncn.top/9668.html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