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意识

论自我意识(20230727)

(一)

居士甲】S师兄发的文章,我有不同看法。其文章摘要:

《观修无我需注意:一切法无主宰,但可以有自我意识》

(摘录){下面引用一段《俱舍论》的原文:“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有姓筏蹉出家外道,来至我所作是问言:“‘我’于世间为有、非有?”我不为记。所以者何?若记为有,违法真理,以一切法皆无我故。若记为无,增彼愚惑,彼便谓“我先有今无”——对执有愚,此愚更甚。’谓执有我则堕常边,若执无我便堕断边,此二轻重如经广说。依如是义故有颂曰:‘观为见所伤,及坏诸善业,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复说颂曰:‘由实命者无,佛不言一异,恐拨无假我,亦不说都无。谓蕴相续中,有业果命者;若说无命者,彼拨此为无。’”

接下去要简单地讲一下“无我”的观法,这一点为什么今天要讲呢?因为据我了解,很多道友对这个“无我”有误解,就认为这个“无我”就是把自我意识去掉,这个是很危险的。把自我意识去掉这个说法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呢?大家看了这个原文能够明白。我等一下讲的这些话都是有根据的,都是依止佛菩萨经论来的。

首先,“无我”这个说法确实是佛教特别注重的,佛教里面常用的,那么“无我”具体的内涵是什么呢?内涵一定要通过三世流转这个过程去“看”,才能够真正地抓住“无我”真实的内涵,不然体会不到的。你对这个“无我”的内涵,如果说你不能够比较清晰地观察过去、来世以及过去、来世中间的这个“中有”流转的过程,那对“无我”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不可能体会到里面真正的内涵。真的想通达“无我”,肯定要通达三世业果、三世轮回。如果不能够通达三世轮回的这个真相,在事相上面不能够通达,那么“无我”作为一种理体,作为一种理性,我们也体会不到的,理跟事是不二的。好像“无常”一样,如果我们说一个事物是无常的,它有无常的这种特性,但是同时对这个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变化又观察不起来,那我们虽然说这个事物是无常的,但又能体会到几分呢?无常这个道理是建立在事相的这种变化不定上面的。如果对事物的变化不定、生灭不停这一点,我们体会不到的话,那“无常”这两个字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个说法而已,我们体会不到。“无我”,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是主宰的意思,轮回里面没有一个主宰者,这是“无我”义。如果说三世业果我们观察不起来,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这是“无我”的呢?真的想通达“无我”,必然要通达业果,业果跟“无我”这两块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碰到任何一个说法,如果他讲这个“无我”,不是建立在业果的基础上面的,不是透过三世轮回、三世业果来讲的,那都要小心了,里面可能夹了很多邪见的。

从色身的角度讲,生前这个身、“中有”的身和将来投生那个身是三个身,从这个身的角度我们知道是无常的,一个身一个身地变化。这里我要非常严肃地提醒一点,大家可千万别认为只是换了身体,心还是同一个。我们在讲无生的心性、离一切相的心性的时候,可以说它是不生不灭的,但我们现在讲这个具体的生命的时候,五蕴身心是一起的。比如说我现在这个身死亡的时候,那跟我这个身相关的,跟我现前这个身相连的,同时存在的这个受、想、行、识也都会同时灭掉的。不是说我现前的这个心识没有灭,跑去成为“中有”了,这样子想就成为常见了,逃不开常见了。是顿生顿死的,就是本空如幻当中顿生顿死、顿死顿生的,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不像我们平常人理解的那样子,好像这个色身死掉了,然后那个心没死。心也死掉了,身心是一体的,只不过这边刚死,那边那个“中有”就顿时起来,同时的。千万不要说只是换一个躯壳,心还是那个心,这样讲就问题很大了,成为常见了。

我们现在的五蕴身心是过去烦恼业力的果报体,身心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果报体,这个身心结束了,是同时死亡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慢慢地一个一个地就灭掉了。这个五蕴身心灭了,那边五蕴身心起来,所以叫不常。“中有”起来的五蕴身心离开这个五蕴身心是没有的,就象芽离开种子是没有的一样,这个是不断。然后“中有”那个五蕴身心投胎的时候,一入胎,“中有”那个五蕴身心当下灭尽,就没有了,消失了。入胎之后那个身是不离“中有”这个身而有的,这个是“不断”。但是那个身,是在“中有”灭了之才起来的,这个是“不常”。就是这样不断地生灭灭生,不断地轮回。

这个过程我们了解了之后,我们去思考一下,先从这个色身的角度去看。生前这个身,“中有”那个身,将来那个身,将来那个身死了之后又“中有”那个身,这里面有没有一个身是永恒的呢?没有。这样大家很清楚地知道,没有一个身体是永恒的,都在不断的生灭当中。身心果报是一体的,我们现在的五蕴身心,作为一种果报体都是过去的烦恼业习感召的,是由过去的烦恼业习而来的。身是这样无常的,那心也是无常的,身会死,那心也会死,我们这个六识都会死的。只不过这个死的当下,死绝的当下会有另外一个身心起来,我现在这个身体死绝了,当下和同时顿现一个“中有”的五蕴身心。“中有”的根身死绝了,入胎了,会有另外一个五蕴根身同时起来的。色身是这样无常,没有一个主宰。无常也就是没有主宰的意思。哪个色身能自己主宰自己呢?哪个色身能让自己不灭呢?没有一个色身可以让自己不灭。色身是这样子,那心也是一样的。哪个人可以让自己这个六识不灭呢?不可能让自己的六识不灭的。这个五蕴身心都是这样子,都是有生有灭。如果是烦恼没有断,那有灭也就有生,一刹那不曾停的,这边死那边就生的,这就是不可思议的轮回业果的现象。这边刚刚死那边就出生了,死的这个躯壳也好,将来生出来的那个五蕴身心也好,其实都是不自在的,都是受业习的干扰,都是受业习的推动的。一直要业尽情空,业尽就是把这个有漏业都消掉,情空就是把这个情执、我执都破掉,烦恼都破掉,才能够自在。当然根本上是破烦恼,烦恼断尽了,业也就尽了,就不会再造业了嘛,所有的业就清净了。过去已经成熟的这个业,那是还要受报的。

五蕴身心是无常的,是无主宰的,所以讲是“无我”的。依报随着正报转,一个人受用的依报跟正报都是无常、无主宰的,所以讲是“无我”的。“无我”不是说不要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可以有的,但是不能够认为有一个五蕴身心是恒常的、不变的,认为是有主宰的。这样了解“无我”就好了,自我意识可以有。

这个自我意识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这个是有分别的。有的自我意识确实不对,他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永恒不变的灵魂,那这种自我意识就属于外道常见了。假如说有一个人,他指的“自我”是一个假我,是轮回,是过去生以及未来生、今生的五蕴身心,每一个人的五蕴身心三世的相续都是由自己的业果决定的,跟其他人的五蕴身心业果的相续是不会混滥的,不会说这个五蕴身心造的业跑到那个五蕴身心上去了,而是各自受各自的业,三世各自受各自业影响而轮回的,从这个角度讲是有自他的差别的,这个确实存在差别,那确实就是有“我、人”这个差别的。一个人这个身体死绝了,“中有”那个身体起来了,“中有”起来的那个身体,跟他现在的这个身体虽然不常,但是也不断啊,从不断的角度可以安立一个“自我”,就是这里面有一个无常的、不能主宰的“假我”,可以安立这个“假我”。

虽然我们从一生一生来看,这个五蕴身心都是无常的,不能主宰的,生灭无常,但是从三世整体上来看,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中有”,那我面前是一个死绝的这个身体,我死绝的身体跟我现在这个“中有”之间是不相离的,我将来要投生的地方跟我现在这个“中有”又是不相离的。虽然是我“中有”灭了那边胎里的根身才能出生,不可能我“中有”不灭那边就出生的,但是这两个生命之间,“中有”这个生命跟将来出生的生命之间也是不可分离的。从这个不断的角度,业果相连的这个角度,三世业果不可分割的这个角度讲,可以安立一个“我”,就是“假我”。它是基于正确的认知,认知到轮回当中的生命没有一个常态、没有一个主宰者,基于这种无常、无主宰的基础上面安立“假我”,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个自我意识可以保留也仅限于世俗当中。假如说有一个道友现在能入灭尽定,已经破我执了,能入灭尽定,能入空定,那确实是无人、无我、无众生、一法不立的,色法、心法一法不立,但又不是断灭。能够入那种微妙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在这个境界当中确实没有什么我不我的。但是只要不是入这个境界,你出来面对众生的时候,这个“我”——自我意识是可以有的,用“我”去表达也可以有的。像佛成佛了之后他也会说“我之前怎么样,我之前没成佛的时候怎么样”,他也会有这种自我意识的。佛陀不可能来度众生的时候没有自我意识了,把自己跟众生弄不清楚了。“唉!你是我?还是不是我?”他不可能产生这种疑问的。为什么呢?这就说明在世俗谛当中这个自我意识是可以有的,也是应该有的。入定的时候那个就不谈了,那个什么意识都没有,一切心意识、一切妄想分别都绝了。

在世俗当中没有自我意识是不太正常的。为什么呢?生命是有相续的,世俗的生命是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比如说我现在的生命离不开我昨天的生命,我现在的生命必然有我将来的生命,如果说我都没有自我意识了,我都不用自我意识,我刻意地去屏蔽这个自我意识,那我跟你都分不清楚了,我就疯掉了,而且也违背因果。各自因果各自受,这说明因果是不会错乱的,那就是每一个生命之间,每一个不同的五蕴身心之间,它是有不可混滥的一面的,就这一面来讲,你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就不对了,就不合理了。我们现在还在轮回里面,大家各自的业果都是有差别的。色身有差别,然后受想行识的差别就会非常大。猪的受想行识跟人的受想行识是不一样的,差别会非常大,人跟人之间都有差别,更何况不同的道之间了。如果说要把自我意识给抹去,那就相当于把这种差别相都抹掉了,把各自业果的差别都抹掉了,这个是很危险的。我们在世俗生活当中自我意识要有,不要刻意把它去掉。那如果说一个人念佛念得很好,入定了,那个定当中没有分别妄想,也没有自我意识,这个当然是好事,这种没有自我意识就是好事情。如果是说刻意地想把自我意识去掉,来破我执,这个就错了。破我执是要去观察三世业果、三世轮回,观察清楚了之后,知道这里面只有五蕴在相续,如幻的五蕴在如幻地相续,这里面没有一个主宰,色、受、想、行、识无论哪一个都是无常的,不能主宰的,这个看清楚了自然就证“无我”了。那个自我意识不需要去灭它,你真的证得这个,自我意识它自然就消融了,然后在面对世俗差别人事的时候,这个自我意识又可以起来,又可以起作用。}

我的不同看法供参考:

佛陀照顾劣根众生惧“无我”入断灭见,说有如来藏、有“真我”“常乐我净”、涅槃四德等义,如《大般涅槃经》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但真相是,佛性毕竟空,如来藏毕竟空,空无所有,并非真的有“我”。此就不同疑惑的众生开示不同义理以明佛法真相。“真我”不违“无我”义,“真我”义的真相是毕竟空,实际还是“无我”。如同胜义有,离言法性,般若波罗蜜即是胜义有,胜义有的真相其实也是毕竟空。毕竟空才会有胜义般若波罗蜜的显现。但住一相即非般若波罗蜜,但住一相即非毕竟空。能所双亡,不会有自我意识。无分别智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会有自我意识。无明灭尽,污染种转净智的佛陀是绝对不会有自我意识的。佛说“有我”非有“我”,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污染种子未转净的圣位菩萨,在遇到违缘,比如你给他当头一棒,除非他有忍辱仙人的证量,不然会有自我意识,但他能随即入定起般若正观,转烦恼为菩提。佛陀普度众生用的是般若智,般若智怎么会有自我意识呢?佛陀彻断法我二执,圆满菩提四智,没有所谓出定、入定,因为二障断灭,自然时时刻刻处于定中,也就没有所谓出定、入定,更不会有自我意识。

毕竟空,佛讲空主要指心性离染,妄想熄灭,不取一法,毕竟清净,如同虚空,并非指断灭空。此毕竟空即同无分别智义,而观法界差别相的后得智即是以无分别智为依,是离染的,如同般若智,怎么会有自我意识呢?

您也认为佛陀会有自我意识吗?

贤佳】体性本空,离于有无,随缘名言安立,四悉檀说法,不宜偏执言相而定说有无。

如《大智度论》说:“问曰:若云无为法空,与邪见何异?答曰:邪见人不信涅槃,然后生心言:‘定无涅槃法。’无为空者,破取涅槃相。是为异。……众生虽闻佛说无常、苦、空、无我,而戏论诸法,为是人故说‘诸法空’。”(卷第三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31.xml#pT25p0289b2103

《大般涅槃经》说:“无‘我’,‘我’想;‘我’,无‘我’想——是名颠倒。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间之人说‘佛法无我’,是名‘我’中生无‘我’想。若言‘佛法必定无我,是故如来敕诸弟子修习无我’,名为颠倒。是名第三颠倒。……如来亦尔,为度一切,教诸众生修无‘我’法,如是修已,永断‘我’心,入于涅槃,为除世间诸妄见故,示现出过世间法故,复示世间计‘我’虚妄非真实故,修无‘我’法清净身故。……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喻如良医示彼力士金刚宝珠,是诸众生为诸无量亿烦恼等之所覆蔽不识佛性,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知了了。”(卷第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74_007.xml#pT12p0407a2006

《大般涅槃经》说:“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菩萨摩诃萨云何观于内空?是菩萨摩诃萨观内法空,是内法空谓无父母、怨亲、中人、众生、寿命、常乐我净、如来、法、僧、所有财物。是内法中,虽有佛性,而是佛性非内非外。所以者何?佛性常住、无变易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观于内空。”(卷第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74_016.xml#pT12p0461b0602

《大智度论》说:“世界语言有三根本:一者邪见,二者慢,三者名字。是中二种不净,一种净。一切凡人三种语:邪、慢、名字。见道学人二种语:慢、名字。诸圣人一种语:名字。内心虽不违实法,而随世界人故共传是语,除世界邪见,故随俗无诤。以是故,除二种不净语,本随世故用一种语。佛弟子随俗故说‘我’,无有咎。”(卷第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01.xml#pT25p0064a2716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说:“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注:畏‘无我’句愚夫是一分机缘,非仅对此。说此‘愚夫’是呵破执如来藏为蕴实‘我’),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6/T16n0670_002.xml#pT16p0489b0312

《入楞伽经》说:“诸凡夫不觉不知,以堕二边相续法中,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名字句义,取差别相不能自知,执着名字故虚妄分别不生不灭名为无法,而不知是如来名号差别之相,如因陀罗、帝释、王、不兰陀罗等,以不能决定名与真实,随顺名字音声取法亦复如是。大慧!于未来世愚痴凡夫说如是言。如名,义亦如是,而不能知异名有义。”(卷第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6/T16n0671_006.xml#pT16p0551a0507

《佛说法句经》说:“当知字句,其以久如,以其如故,修题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善男子!若名字空者,于诸毁呰、诽谤、讥呵及以赞誉不应瞋喜。何以故?诽谤、毁訾及以赞誉,二俱空故。”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85/T85n2901_001.xml#pT85p1432b2401

居士甲】佛陀说有、无、空等义,要根据佛说具体内容来判断佛的用意,而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否则极容易造成误解。

佛说法是在空性的智慧当中随缘度众生,他是不住一切相的,也就是离于有无,不落四边,所以不能说佛陀有自我意识。我执、法执彻断,哪来的自我意识呢?

佛说无“我”,破凡夫执取五蕴假我为实。佛说有“我”,指彻断法我执、彻证佛性,离无明颠倒之真“我”,如佛性为“我”,但此“我”不违“无我”义。悟一切法无“我”之实相后,才会见佛性之真“我”。“真我”也是假名安立,以区别“妄我”。

又如胜义有,《瑜伽师地论》说:“真如,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胜义有,是清净所缘境性故。”(卷第七十二)由此义可知佛性、如来藏皆是胜义有。藏密格鲁派不懂佛说胜义有,诽谤说唯识非龙树菩萨之中观了义教,其实属于曲解。唯识中“胜义有”指彻悟中道实相、彻证佛性之无为法,与龙树菩萨《中论》了义中观完全契合。他们看到唯识经典说“胜义有”,以为存法执,空得不究竟,于是对唯识各种诽谤。“佛性为我”是真“我”,五蕴和合之“我”是生灭法。前者真谛无为法,后者俗谛生灭法,两者本身就是从不同角度论证事理,本无矛盾。俗谛有与胜义有也是一样。很多人,特别是藏密格鲁派看到“有”,不究其深层义理,草率判为不了义说,实在误己误人。

无一法可得,不住一相,毕竟清净,我们说它毕竟空。由此可知,佛性、如来藏、无分别智都有毕竟空义。佛性之体毕竟空,佛性之用有般若智,能无住生心,能起无分别智,能用妙观察智,所以说不空。但此不空义不违毕竟空,因为不空中的般若智是无相的,它没有因缘造作,不是有为法。佛性如虚空,随因缘显现一切世间法之实相即佛性般若智的妙用,此般若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另外,末学认为,无住生心、无分别智、后得智、菩提四智、中道第一义谛观都可为般若智所摄,但证悟有深浅。

贤佳】佛讲说本生故事而说“我”如何等,是就三世相续之假“我”表相,随顺世俗而说“我”,由此说佛有自“我”意识无妨,只是应知这是假“我”意识(“名字我”意识),不是真“我”意识。真“我”是无行无相、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的,可说为“毕竟空,无所有”,也可说是“真空妙有”,非是五蕴(非五蕴相),非异五蕴(是五蕴实体,全体幻起五蕴)。明了这个法理,说“佛有自我意识”,或说“佛无自我意识”,都可以,看在什么层面、角度说。

如《杂阿含经》说:“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有我耶?’尔时世尊默然不答。如是再三,尔时世尊亦再三不答。尔时婆蹉种出家作是念:‘我已三问沙门瞿昙,而不见答,但当还去。’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种出家三问,世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婆蹉种出家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谓缘无明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卷第三十四)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125_043.xml#pT02p0784b0111

《杂阿含经》说:“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卷第二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21.xml#pT02p0151a1907

《杂阿含经》说:“云何名为常?常者唯涅槃。云何为无常?谓诸有为法。”(卷第五十)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50.xml#lgT02p0372b1301

《大般涅槃经》:“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于佛法中唱是‘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非如凡夫所计‘吾我’。凡夫愚人所计‘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尘,如来说‘我’悉不如是。是故说言‘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74_002.xml#pT12p0378c1808

《杂阿含经》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见闻觉知,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卷第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06.xml#pT02p0041c2602

《大般涅槃经》说:“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具足是知根力,是故能知一切众生上、中、下根,利钝差别。知现在世众生诸根,亦知未来众生诸根。如是众生于佛灭后,作如是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或不毕竟入于涅槃,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有中阴、或无中阴,或说有退、或说无退,或言如来身是有为、或言如来身是无为,或有说言十二因缘是有为法、或说因缘是无为法,或说心是有常、或说心是无常,或有说言受五欲乐能障圣道、或说不遮,或说世第一法唯是欲界、或说三界,或说布施唯是意业、或有说言即是五阴,或有说言有三无为、或有说言无三无为,复有说言或有造色,复有说言或无造色,或有说言有无作色、或有说言无无作色,或有说言有心数法、或有说言无心数法,或有说言有五种有、或有说言有六种有,或有说言八戒斋法优婆塞戒具足受得、或有说言不具受得,或说比丘犯四重已比丘戒在、或说不在,或有说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皆得佛道,或言不得,或说佛性即众生有、或说佛性离众生有,或有说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阐提等皆有佛性、或说言无,或有说言有十方佛、或有说言无十方佛,如其如来具足成就知根力者,何故今日不决定说?’

“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如是之义非眼识知,乃至非意识知,乃是智慧之所能知。若有智者,我于是人终不作二,是亦谓我不作二说。于无智者作不定说,而是无智亦复谓我作不定说。善男子!如来所有一切善行,悉为调伏诸众生故,譬如医王所有医方悉为疗治一切病苦。善男子!如来世尊为国土故、为时节故、为他语故、为诸人故、为众根故,于一法中作二种说,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于一义中说无量名,于无量义说无量名。

“云何一名说无量名?犹如涅槃,亦名涅槃、亦名无生、亦名无出、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皈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脱、亦名光明、亦名灯明、亦名彼岸、亦名无畏、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暗、亦名无碍、亦名无诤、亦名无浊、亦名广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无量名。

“云何一义说无量名?犹如帝释,亦名帝释、亦名憍尸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富兰陀罗、亦名摩佉婆、亦名因陀罗、亦名千眼、亦名舍支夫、亦名金刚、亦名宝顶、亦名宝幢,是名一义说无量名。

“‘云何于无量义说无量名?如佛如来,亦名如来,义异名异。亦名阿罗诃,义异名异。亦名三藐三佛陀,义异名异。亦名船师、亦名导师、亦名正觉、亦名明行足、亦名大狮子王、亦名沙门、亦名婆罗门、亦名寂静、亦名施主、亦名到彼岸、亦名大医王、亦名大象王、亦名大龙王、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无畏、亦名宝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脱、亦名大丈夫、亦名天人师、亦名大芬陀利、亦名独无等侣、亦名大福田、亦名大智慧海、亦名无相、亦名具足八智,如是一切,义异名异。善男子!是名无量义中说无量名。

“‘复有一义说无量名,所谓如阴,亦名为阴、亦名颠倒、亦名为谛、亦名四念处、亦名四食、亦名四识住处、亦名为有、亦名为道、亦名为时、亦名众生、亦名为世、亦名第一义,亦名三修——谓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烦恼、亦名解脱、亦名十二因缘,亦名声闻、辟支佛,亦名地狱、饿鬼、畜牲、人天,亦名过去、现在、未来,是名一义说无量名。

“‘善男子!如来世尊为众生故,广中说略,略中说广,第一义谛说为世谛,说世谛法为第一义谛。云何名为广中说略?如告比丘:“我今宣说十二因缘。云何名为十二因缘?所谓因果。”云何名为略中说广?如告比丘:“我今宣说苦、集、灭、道,苦者所谓无量诸苦,集者所谓无量烦恼,灭者所谓无量解脱,道者所谓无量方便。”云何名为第一义谛说为世谛?如告比丘:“吾今此身有老病死。”云何名为世谛说为第一义谛?如告憍陈如:“汝得法故,名阿若憍陈如。”

“‘是故随人、随意、随时,故名如来知诸根力。善男子!我若当于如是等义作定说者,则不得称我为如来具知根力。善男子!有智之人当知,香象所负非驴所胜,一切众生所行无量,是故如来种种为说无量之法。何以故?众生多有诸烦恼故,若使如来说于一行,不名如来具足成就知诸根力。是故我于余经中说:五种众生不应还为说五种法,为不信者不赞正信,为毁禁者不赞持戒,为悭贪者不赞布施,为懈怠者不赞多闻,为愚痴者不赞智慧。何以故?智者若为是五种人说是五事,当知说者不得具足知诸根力,亦不得名怜悯众生。何以故?是五种人闻是事已,生不信心、恶心、嗔心,以是因缘于无量世受苦果报,是故不名怜悯众生、具知根力。是故我先于余经中告舍利弗:“汝慎无为利根之人广说法语,钝根之人略说法也。”舍利弗言:“世尊!我但为怜悯故说,非是具足根力故说。”善男子!广略说法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善男子!如汝所言,佛涅槃后诸弟子等各异说者,是人皆以颠倒因缘,不得正见,是故不能自利利他。善男子!是诸众生非唯一性、一行、一根、一种国土、一善知识,是故如来为彼种种宣说法要。以是因缘,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为众生故,开示演说十二部经。善男子!如来说是十二部经,非为自利,但为利他。是故如来第五力者名为解力。是二力故,如来深知是人现在能断善根、是人后世能断善根、是人现在能得解脱、是人后世能得解脱。是故如来名无上力士。’”(卷第三十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zh/xml/T12/T12n0374_033.xml

《(南传)中部103经/如何经》说:“如果你们这么想——‘这些尊者的义理不同,辞句相合’,在那里,你们应该去见你们认为比较容易说服的那位比丘后,应该这么说:‘尊者们的义理不同、辞句相合。尊者们!请你们理解它:以这样[的原因]而义理不同、辞句相合。尊者们!请你们不要来到诤论。’而属于另一方在一起成一派的比丘们中,你们应该去见你们认为比较容易说服的那位比丘后,应该这么说:‘尊者们的义理不同、辞句相合。尊者们!请你们理解它:以这样[的原因]而义理不同、辞句相合。尊者们!请你们不要来到诤论。’像这样,错误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错误的把握,正确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正确的把握。错误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错误的把握,正确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正确的把握后,凡法、凡律者,应该被说。

“在那里,如果你们这么想——‘这些尊者的义理相合,辞句不同’,在那里,你们应该去见你们认为比较容易说服的那位比丘后,应该这么说:‘尊者们的义理相合,辞句不同。尊者们!请你们理解它:以这样[的原因]而义理相合、辞句不同。但,这是小事,即:辞句。尊者们!请你们不要在小事上来到诤论。’而属于另一方在一起成一派的比丘们中,你们应该去见你们认为比较容易说服的那位比丘后,应该这么说:‘尊者们的义理相合,辞句不同。尊者们!请你们理解它:以这样[的原因]而义理相合、辞句不同。但,这是小事,即:辞句。尊者们!请你们不要在小事上来到诤论。’像这样,错误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错误的把握,正确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正确的把握。错误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错误的把握,正确的把握应该被忆持为正确的把握后,凡法、凡律者,应该被说。”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03.htm

居士甲】法师所言极是!越来越觉得佛法不可思议,懂的人一看就懂,不懂的人终其一生可能含糊不清、莫名其妙。近现代名师,多是佛法外行者,如印顺导师、学诚、索达吉堪布等,名气很大,信徒很多,但邪见深重。

贤佳】这是表面理解,还需深化并力行求证。需要尽量严谨奉行戒律并真心怜悯众生,可能才易正解、深解佛经义理,否则容易偏解、曲解乃至邪解。

如《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89_001.xml#pT12p1110c1701

《大智度论》说:“菩萨远离怜悯众生心,但行般若波罗蜜,求诸法实相,或堕邪见中。是人未得一切智,所求一切智事心未调柔故堕诸边,诸法实相难得故。是故佛说菩萨从初发心怜悯众生故着心渐薄,不戏论毕竟空:若空有此过,若不空有彼过等。”(卷第九十五)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95.xml#pT25p0726b1802

居士甲】前面我感觉没表达清楚,我再讲几句,S师兄说的自我意识,如同见性之人出定后状态的自我意识,是有法执的。初地菩萨出定、入定,因为有无明习气,有漏种子未转净,未彻断二执,仅仅是入定的时候起妙观察智时二执不显,所以初地菩萨遇到大的违缘,如像“忍辱仙人被人刀割身体”,初地菩萨必住四相,我、法二执肯定显现。而佛陀二障断灭,任何时候都不会有自我意识,任何时候都在定中。散乱心的原因就是因为二执未除嘛,二执断灭自然不会有散乱心,自然时时刻刻处于定中。佛陀用智度人,唯是直观的真如现量智,离思维分别,哪来的自我意识呢?

再试举S师兄讲的内容:“如果说要把自我意识给抹去,那就相当于把这种差别相都抹掉了,把各自业果的差别都抹掉了,这个是很危险的。”

这没有把般若智、妙观察智、无住生心、中道第一义谛观、二空真如所显真理,“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不动”,无分别智、后得智——这些义理理解进去,然后才会有“如果把自我意识抹掉,等同把业果差别相抹掉”的谬论。最后身菩萨观十二因缘悟道,难道用自我意识作观的吗?妙观察智难道不能观业果差别相吗?中道第一义谛观难道不能观业果差别相吗?为什么非离不开自我意识?匪夷所思嘛!

贤佳】他说的“自我意识”应是指假“我”(五蕴相续、业果不共等)意识,不是真“我”意识,这不算问题。

很多邪师,包括学诚,特爱教导“无我”以破弟子自我意识,摧毁弟子理智、人格,全面深彻奴役弟子。这是应该警惕、防避的。

如学诚《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说:“你要入这个明门,它绝对是‘无我’,也就是,只有‘无我’,我们才能够入门。……肯定聪明的人更痛苦,他糊涂人他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他不知道什么痛苦不痛苦,对不对?……信、解、行、证,你信心上面不能解决,那么我们学了很多的理论,很多的实践,它的意义就显示不出来,那么其原因也就是有障碍,有障碍也就是不能通达‘无我’的道理,所以说一切法都是无‘我’的。……不懂‘无我’,随便你遇到任何一个法,那么你都不能学进去。……首先就是,所有的动机、所有的一切境界、一切法,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这种分别、执着,用我们内在的、自己的、‘我’的观念去缘它,那么这个法也都变成一种执着。……那么世俗社会上面,一般有成就的人,多数都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这样子的话慢慢他要学佛法就非常困难。自我意识强,就说明我们的‘我执’重。”https://uncn.top/2624.html

另外可参看:

《一些交流讨论(20190422)·(七)》

https://uncn.top/581.html

(摘录){学诚法师发淫秽短信中直接利用了《广论》依师法诱导、逼迫“师徒一体”、身语意完全供养,还利用藏密的“突破执着”诱导突破对“显教”戒律、世俗常理的“执着”。}

居士甲】佛陀非五阴身,不存在“五蕴假我”的问题。他说的自我意识,是出定后凡夫境界的自我意识,带法执的。而入地菩萨用妙观察智观法界差别相的时候是熄灭法执,不存在自我意识的。而他的理解是自我意识灭了,业果差别相也不存在了。实际意识灭,转用妙观察智观法界实相时,本就不影响因果业力之流转,两者不存在捆绑关系。

学诚的那个“无我”洗脑问题,喇嘛教普遍存在,禅宗“野狐禅”弟子也有类似问题,动不动劝人不要用意识分别,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

贤佳】佛陀在三界示现色身乃至见闻觉知(包括示现意识),是示现清净五蕴。佛陀在佛经常说“我”如何,可说是有假“我”意识(“名字我”意识),只是凡夫将假“我”当真“我”而有“我”执,而佛知假“我”非真“我”而无“我”执。

如《莲花面经》说:“善恶之业终不败亡。我于过去曾作商主,入于大海,活多人故手杀一人,以是业缘,乃至成佛犹尚身受金枪之报。”(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86_001.xml#pT12p1073a2710

凡夫将假“我”当真“我”,属于一般无明,系缚生死轮回,但不障世俗理智和善行。而忽视假“我”、否定假“我”则可能是严重愚痴乃至邪见,多会障碍世俗理智、善行,难免堕落恶道。这是邪师滥说无“我”的危害。

居士甲】法师说的对,示现五蕴假我,示现有意识,让人容易接受,但其实还是无自我意识。如果说佛陀还有自我意识,等于说佛陀无明未尽。而说示现有意识,示现有五阴身,可以避免谤法过失。

贤佳】“其实还是无自我意识”,不妨有假“我”意识,如佛会说“我”如何,是就假“我”说的。有假“我”意识,但知假“我”非真“我”,并非就是无明未尽。如未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还有业报身心相续的假“我”现象存在,还会说“我”如何,不能说没有假“我”意识。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无有色身,眼识、耳识乃至意识都不现行,可说无假“我”意识。佛是无住涅槃,随缘赴感,会化现色身、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会说“我”如何,即是示现有假“我”意识。利根阿罗汉回小向大,从空出假,从无余涅槃起而行菩萨道,呈现身心相续假“我”现象,也会说“我”如何,应是有假“我”意识。将假“我”当真“我”,或否定假“我”,都是无明,后者可能更严重。

如《菩萨善戒经》说:“真实之法无有流布,离真实法亦无流布。愚痴之人说诸法空,则得大罪。若有说言大乘经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空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维,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诸法性无,云何得有流布于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谤一切法故。谤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兰那等真弟子也。富兰那谓诸法性无,而佛法中亦有亦无。……是故大乘经说,若不解空,甚于痴人。何以故?愚痴之人,说‘色是我’,至‘识是我’,有‘我’见者,不坏佛法;不解空义,永坏佛法,破失灭没。生‘我’见者,不至三恶;不解空义,为人广说,当知是人必到阿鼻。有‘我’见者,不谤三宝;妄说空者,诽谤三宝。说有‘我’者,不诳众生,不谤实性,不妨法性,不妨众生获得解脱,不教他人毁犯禁戒;不解空者,谤一切法,不解实性,不解法性,妨于解脱,与多众生作恶知识,自不持戒,教人毁禁,常乐宣说无作无受,令多众生增长地狱。以是义故,名为远离无上佛法。”(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82_002.xml#pT30p0968a2701

《瑜伽师地论》说:“要有色等诸蕴方有假立补特伽罗,非无实事而有假立补特伽罗。如是要有色等诸法实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诸法假说所表,非无唯事而有色等假说所表。若唯有假、无有实事,既无依处,假亦无有,是则名为坏诸法者。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起不如理虚妄分别,由不巧便所引寻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实。’由此道理彼于真实及以虚假二种俱谤都无所有。由谤真实及虚假故,当知是名最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坏世间随彼见者。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谓于如前所说一切色等想事所说色等假说性法,都无所有,是故于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说性法,说之为空。于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为余?谓即色等假说所依,如是二种皆如实知,谓于此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假。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于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达,如是随顺证成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卷第三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79_036.xml#pT30p0488a1201

一般世俗人于现世身心相续起真“我”想,有禅定神通的外道于三世流转的身心相续起真“我”想,于此又起常见、断见,进一步生起世间常、无常等六十二见,都是不识“我”假,不明真“我”。“假”依“真”起,“假”易滥“真”。佛性(如来藏)真“我”难识难明,易与外道假“我”常见混滥,乃至假“我”现象的核心因缘“阿赖耶识”(阿陀那识)也难识难明,所以佛针对世俗、外道的假“我”执取,多辨析讲说“无我”。

如《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卷第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6/T16n0676_001.xml#lgT16p0692c2201

《大宝积经》说:“如来藏者,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行。于如来藏说圣谛义,此如来藏甚深微妙,所说圣谛亦复深妙,难见难了、不可分别、非思量境,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之所能知。若于无量烦恼所缠如来之藏不疑惑者,于出一切烦恼之藏如来法身亦无疑惑。……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证。世尊!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由信能入。世尊!如是一切声闻、独觉空性之智,于四倒境攀缘而转,是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证。……边见有二。何者为二?所谓常见及以断见。世尊!若复有见生死无常、涅槃是常,非断常见,是名正见。何以故?诸计度者见身诸根受者、思者现法灭坏,于有相续不能了知,盲无慧目起于断见。于心相续刹那灭坏,愚暗不了意识境界,起于常见。世尊!然彼彼义过诸分别及下劣见,由诸愚夫妄生异想颠倒执着,谓断、谓常。……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前际不可了知。世尊!有如来藏故得有生死,是名善说。世尊!生死者,诸受根灭无间相续未受根起,名为生死。世尊!生死二法是如来藏,于世俗法名为生死。世尊!死者诸受根灭,生者诸受根起。如来藏者则不生不死、不升不坠,离有为相。世尊!如来藏者常恒不坏,是故,世尊,如来藏者与不离解脱智藏是依是持、是为建立,亦与外离不解脱智诸有为法依持建立。世尊!若无如来藏者,应无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以所知,如是七法,刹那不住,不受众苦,不堪厌离、愿求涅槃。如来藏者,无有前际,无生无灭,法受诸苦,彼为厌苦,愿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非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藏者,身见有情、颠倒有情、空见有情非所行境。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是法身藏、出世间藏、性清净藏,此本性净。如来藏者,如我所解,纵为客尘烦恼所染,犹是不可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世尊!刹那刹那善不善心客尘烦恼所不能染。何以故?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由有烦恼、有随染心,随烦恼染难解难了,唯佛世尊为眼、为智、为法根本、为尊、为导、为正法依,如实知见。……有三种善男子、善女人,于甚深法离自毁伤,生多功德,入大乘道。何等为三?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自成就甚深法智,或有成就随顺法智,或有于此甚深法中不能解了,仰推如来:‘唯佛所知,非我境界。’除此三种善男子、善女人已,诸余有情于甚深法,随己所取,执着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设在余方,应往除灭。彼腐败者,一切天人应共摧伏。”(卷第一百一十九)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1/T11n0310_119.xml#pT11p0677c0707

龙树菩萨《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汝谓我着空,而为我生过,汝今所说过,于空则无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汝今自有过,而以回向我,如人乘马者,自忘于所乘。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0/T30n1564_004.xml#lgT30p0032c1601

《大智度论》说:“问曰:若能满一切众生愿者,则众生有边,无有受诸饥寒苦者。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满所愿,愿离苦得乐故。答曰:‘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如《法句》偈说:‘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虽言‘一切畏杖痛’,如无色众生无身故则无杖痛,色界众生虽可有身,亦无杖痛,欲界众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谓应得杖者说言‘一切’,非实一切。以是故,菩萨满一切众生所愿,谓应可得者。然菩萨心无齐限,福德果报亦无有量,但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卷第三十)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30.xml#pT25p0278b1802

龙树菩萨在古印度兴扬大乘经法,以中观见辩破小乘偏见,也是多说“无我”“空”,隐含说真“我”义。在此基础上,无着菩萨宣扬讲说阿赖耶识的大乘经法,也是隐含说真“我”义。讲说佛性(如来藏)真“我”的大乘经典,传到震旦(华夏)时才大为兴扬,这与民众心理、文化环境有关。但很多佛教徒对佛教经论局文取义、不善深思,又或偏解偏执佛教历史,定执佛法无“我”义,认为一切说真实有“我”的都是外道法,乃至认定所有讲佛性、如来藏的大乘经典都是伪经。这是矫枉过正,也是应该深思纠正的。更多相关辨析可参看:

《由南传、般若、唯识经典论证真常唯心》

https://uncn.top/4352.html

《论大乘“如来藏”与外道“梵我”的区别》

https://uncn.top/9419.html

《论中观、如来藏义并论对南北传教法的诽谤》

https://uncn.top/9494.html

《论唯识义》

https://uncn.top/3007.html

《关于汉传教法的交流讨论之三》

https://uncn.top/2993.html

《论空义、持戒与念佛》

https://uncn.top/9521.html

《论儒佛并弘》

https://uncn.top/9523.html

居士甲】“假我”即是佛陀随缘化现,示现“假我”,示现出定、入定,这样讲都是正确的。实非有“我”,示现有“假我”。没人否定“假我”,只是说“假我”不真实,是生灭法。执取“假我”,同样落入法执,修四加行可熄灭“我”见。修四加行到世第一法,能取境、所取境双亡,“假我”见、“真我”见都没有了,再进一步就是证到无分别智。根本智起用之时,他是没有一切“我”见的,但为度众随众生方便说有“我”,假名安立。

感谢法师开示,这问题已经明了,也一直都是这么理解的。其实我俩说的同一个意思,只是法师严谨得多,且有经论依据。

 

(二)

贤佳】附件文稿《论自我意识》(如上),请您看有什么偏差问题,或有什么补充看法?

S居士】圣人自我意识可以安立,但体性不同:

第一,自我意识所缘不同。阿罗汉入涅槃前,说“我生已尽,梵行己立……”,他这个“我”就是一种自我意识。每个阿罗汉从凡夫修到最后,是同一身心相续,不会跟其他身心相续混滥的。三世流转如河,各人一条河,虽有交集,根本上不会混滥,个人造罪个人受。阿罗汉缘此罗汉身心相关的同一相续说“我”,对三世因果同一相续起自我意识,虽有自我意识而非“我执”摄。“我执”是执即五蕴或离五蕴有独立存在的法,圣人通达三世相续中没有独立存在的常法、主宰法。凡夫说“我”,缘当生身心说,掐头去尾,不见三世因果相续,是“我执”相应。

第二,能缘自我之智不同。圣人带有“我空”智,知身心缘生无常,非“我”“我所”,虽有自我意识,但清楚知道自我意识本身以及自我意识所缘的五蕴身心皆无常、无我,无自性而因缘暂有。凡夫不达现前身心缘生如幻而起“我”见,认为自我意识所意识到的自我是独立存在的,不知道其实是龟毛兔角。圣人也可以缘色声等而有眼识、耳识,自然也可以缘自身心相续而有自我意识,不过此意识所缘之“我”与凡夫不同,且能缘之识恒与空智相应。圣人不会随自我意识与其所缘之“我”而转,知道能缘、所缘作为心识的“见分”、“相分”皆是枝末,本在“自证分”。凡夫随能缘、所缘转。圣人虽也可以缘俗相而有自我意识,但不随之转。

第三,缘真谛。自我意识,也可以缘不生灭性而起。约离一切相的真心,立为“真我”,是常故,具有“我”义。这个是佛或者见性的菩萨说“我”时的所缘。比如古德说“万物皆备于我”,就是真心为万法之体的意思。只有见性的佛菩萨才能承担此离相真心为“我”。将真心称呼为“我”,也是一种承担,这个跟凡夫自我意识所缘差别也很大。这个时候的自我,指的是佛性,三无差别的一真法界。这个自我意识是绝待的,不是凡夫那种有对待的自我意识。众生皆“我”,性同无生故。所谓同体大悲,证同体者,“我”即是法界,即是无差别性,是大慈悲心。

第四,关于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是无分别智缘到无分别性(佛性、真心),此时能缘、所缘即消亡,境智不二泯对待。方便说能缘、所缘,此时所缘缘空性、无差别性,当然没有人、我、众生、寿者之差别相。但菩萨缘差别相时,必定有缘不同身心相续的差别意识,也就有自我意识,不会混滥能缘、所缘,不会混乱人、我、众生不同相续故。以缘无差别性时的分别泯灭状态,来比况缘差别世间时的我、人认知心,这不对。恰如以缘虚空时的眼识,去衡量缘色法时的眼识状态正常与否,不是理智的做法。

直约义辨自我意识属不属于“我执”摄:(一)凡夫自我意识之“我”,以五蕴身心常、自在、主宰为义。缘即五蕴身心或离五蕴身心,起有一自在常法之认知,名为自我意识,是“我执”摄。(二)圣者缘俗谛起自我意识之“我”,以众生无常、无“我”之五蕴相续不会错乱、彼此不会混乱为义。缘相续差别,起彼此差别之认知,即自我意识。(三)圣者缘胜义谛之自我意识,以真心常自在为义,缘真心而起常自在之认知,即自我意识之义。后二非“我执”摄。三者中,一为“遍计所执”,二属“依他起”,三在“圆成实”。

约需说。缘俗谛时,凡圣自我意识需安立。菩萨上求、下化均需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不如佛,菩萨才求进;意识到众生得度,“我有责任”,才能下化。众生与佛均需自我意识。佛如果没有自我意识,怎么知道哪个愿是他因地发的,哪个愿是其他佛发的?佛菩萨没自我意识,为什么念他名字他感应?不过佛不会自起心,不会再生一念,纯粹随缘起罢了。

说“如果说佛还有自我意识,就是谤佛”,也是断灭见。缘真谛时,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就是自我意识。佛性是“我”,真如是“我”,草木皆“我”所有,这里的“我”为常义、根本义,非缘生义,“我所”为真如随缘现之法不离真如之义。佛缘真如佛性说,这是常、是万法之本,非缘生而是本具,就是“我”义。缘真如起这种常自在的认知,就是自我意识。谁说佛不可以有这样的认识?圣者缘身心相续流,约彼此相续不混乱义、各自受报义,说“我”、人、众生,有什么错?

菩萨尚需自我意识增上菩提道,何况凡夫。一般所谓“假我”,即指三世缘生五蕴相续。一些人不想缘缘生之五蕴相思维修学持戒修福,就想直缘无分别境,而不能以通达三世因果相续义为基础,基本上非“常”即“断”。见到有人缘俗谛相续说“我”、人,就觉得是邪见,甚至说是谤佛、谤法,觉得大家空得不够,自己才空得彻底。世亲菩萨说真空见非常难得,《金刚经》也说持戒修福者才能真实信解大乘。《圆觉经》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闻思大乘经论,宜应配合踏实勤恳持戒修福。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