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疑

论疑(20240909)

法师甲】《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九章《教诲无差》说:“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有法师在讲这段话时说:对佛法要有坚定信心,不宜怀疑。我听了很疑惑,觉得佛不是也鼓励弟子质疑吗?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吗?如《佛遗教经》说:“‘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毋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

后来我看到蕅益大师《四十二章经解》的解释说:“明佛经皆应信顺,不应妄分大、小、顿、渐,而生轻重心也。佛之言教,不出权、实,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四教各有四门,门门各具四悉,今有执小谤大、执大谤小、执事拨理、执理拨事者,皆违佛旨者也。”(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37/X37n0670_001.xml#pX37p0673c1701)我觉得这样解释圆融、贴切。如果没有“不应妄分大、小、顿、渐”这层含义的话,就体现不出来“中、边皆甜”这个比喻的作用,似乎多余。

太虚大师《四十二章经讲录》的解释说:“此中‘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者,以学佛者于佛所言说必真确信任,能信任则能顺之而行,故曰信顺。佛所言说所以应信顺者,以佛说即是圆满无上智所明一切法之真实相故,此一义也。复次,佛于世界一无所求,其说法非欲得世间之恭敬,亦非为名利,为哀悯众生之大悲心而说此法,故均可信。依此教法可开大智慧,成大福德。‘食蜜中、边皆甜’者,喻无粗无细、无浅无深、无高无低、无广无略,无非妙义,能依之修行皆可得无上佛果。如一盂之蜜,中、边皆为甜味。即此四十二章中之一章一句,苟能信受,即受用无穷,以佛所言说皆实义故。”(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X03/TX03n0003_001.xml#pTX03pb068a0901)后半部分有类似于蕅益大师的意思,但不那么明显,总体上更侧重于强调“信”,相对来说我还是更认同蕅益大师的解释。

另外,这章节添加的小标题叫“教诲无差”,而不是“信顺佛说”,我觉得这也体现了蕅益大师的解释和译者的见解是一致的。

您怎么看?

贤佳】您的思考是合理的。疑有法义上的疑、人事上的疑。法义上的疑有多种,有深信而疑理,有平信而疑义,有不信而疑法。禅宗参禅贵起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这是深信而疑理。

《三法度论》(阿罗汉婆素跋陀撰,东晋僧伽提婆译)说:“是三种信。问:云何三种?答:信者,净、欲、解。于中净者,除浊故。浊者,人所恶恚、贡高、无惭无愧比,譬如象、水牛等混乱泉水,是说浊,停住便澄清。如是人恶恚、贡高、无惭无愧比乱意谓之浊,无是谓之净。欲者,爱乐于胜。如人为病所困,不欲好食,病瘥已而欲得。是人为恶所困,不乐欲闻法,得善知识已乐于法,便作是念:‘此法极微妙,更复说。’是名为欲。解者执持。譬如人为毒蛇所螫,师咒毒时,彼意至到,便作是念:‘实如说咒,从此必瘥。’已意解,便求药。如是人为淫、怒、痴蛇所螫,世尊为彼慈心说法,彼若意解者,无异彼心,得除淫、怒、痴,余者不除。”(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6_001.xml#pT25p0018c0901

更多相关辨析可参看:

《论出世入世》

https://uncn.top/9632.html

末法时代多有附佛外道自称所说是佛法,还有一些人说“大乘非佛说”,都应依照佛所倡导的“四大教法”(“四大教示”)作考核。可参看:

《关于佛经真伪的交流讨论之二》

https://uncn.top/2169.html

《论藏密宁玛派误解如来藏》

https://uncn.top/9558.html

《辨破“大乘非佛说”之二》

https://uncn.top/4445.html

法师甲】佛学院这里常引用《华严经》说“信为道原功德母”、《大智度论》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来讲“信”的重要,它们所指的是否是“不信而疑法”这种情况?我们常讲的“贪瞋痴慢疑”中的疑烦恼,是否也是指“不信而疑法”,而不包括“深信而疑理”“平信而疑义”?还有刚才您举例说明了什么是“深信而疑理”,您能再举例说明“平信而疑义”的情况吗?

贤佳】“平信而疑义”,大体相信,并非不信,但对文义有疑。例如有人信学净土法门,但对往生净土是否必须“一心不乱”犹疑不决。又如有人信学大乘,信定玄奘大师所译经典的般若、唯识教义等属于佛法,而对其他译师所译经典的如来藏教义疑虑同于外道“梵我”教义,但不敢定论,心存犹疑。“平信而疑义”也可能属于疑烦恼,比“不信而疑法”要轻得多,在学法的过程也有积极作用,但也是比较需要消解的,这需要通过佛所倡导的“四大教法”作深入思辨。可参看:

《从〈阿弥陀经〉“一心不乱”的异议看如何正解经义》

https://uncn.top/2427.html

《论“一心不乱”往生净土的品位及相关误解》

https://uncn.top/9429.html

《论大乘“如来藏”与外道“梵我”的区别》

https://uncn.top/9419.html

《论了义如来藏》

https://uncn.top/9561.html

法师甲】大概明白了。“深信而疑理”“平信而疑义”是否都是应有之疑?我觉得在学习、修行过程中,“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我们作安居法,有一句仪词就是:“有疑当往问!”又如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还有平常人们会说:“有疑问是好事,胜过连问题都提不出来。”

我自己的体会是,有疑问的时候是很希望得到解答、解除的,无论大疑、小疑、事疑、理疑,有疑存在而无从去问,会心里很堵。实在问不到也只能搁置,时间久了好像会淡忘掉,其实不是,它们会转化成心结,久而久之也弄不清楚这种堵是怎么造成的了。就像我隔一段时间能详细请教您问题,把积累的问题基本上疏通了,心里就豁然开朗,仿佛能够轻装上阵了。但是一上佛学院的课,马上各种疑惑又席卷而来,又开始堵了。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是,现在上佛学课给我带来的疑惑是最多的,相反世俗课的疑惑比较少、实益比较多。

贤佳】是的。有疑问时适当存疑无妨,继续学习下去,可能先前的疑问自然解除了。先粗后精、不求甚解,也是重要的读书学习方法。

如晋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说:“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格言联璧》(〔清〕金兰生辑,〔民国〕张瑞曾点评)说:“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评〗陈白沙云:‘疑者,觉悟之机。知其可疑而思问焉,其悟自不远矣。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了,大无益。’吕新吾云:‘天地所以循环无端,积成万古者,只有四个字,曰‘无声有渐’。为学亦然。’”又说:“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法师甲】明白了!确实是这样。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