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方便妄语”

辨析“方便妄语”(20210824)

居士】虚云老和尚关于方便妄语:

“开遮持犯佛陀的法律,不是一味专制呆板的,乃是最适应社会环境的,终利济群众为前题。在大乘菩萨戒中,就有开遮持犯的不同:如杀盗淫妄酒等,都有开遮持犯的道理,比况现在国家提倡大家要劳动生产,由是一班僧尼也可自力更生,苦种田、开厂织业等,这就是开缘的道理。或有生病,医师说是要用酒配药,这亦可开。至于方便妄语等,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遮则便持。”

贤佳】这文出自那篇文章?

居士】《虚云老和尚关于戒律、持戒、破戒的开示》(学佛网2012/8/16)

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30719.html

贤佳】“或有生病,医师说是要用酒配药,这亦可开”,这随顺佛制,但还必须是“非酒莫疗”。

如《四分律》说:“彼比丘,若酒、酒煮、酒和合,若食若饮者,波逸提(注:堕罪)。……不犯者:若有如是如是病,余药治不瘥,以酒为药;若以酒涂疮。”(卷第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16.xml#pT22p0672b100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唐〕道宣律师)说:“开中‘余药不治,酒为药’者,非谓有病即得饮也,故须遍以余药治之不瘥,方始服之。”(卷第四)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40/X40n0714_004.xml#pX40p0124c0301

“至于方便妄语等,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遮则便持”,这不顺佛制。

如《杂阿含经》说:“作不实说,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不闻言闻,闻言不闻,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自、因他,或因财利,知而妄语,而不舍离,是名妄语。”(卷第三十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37.xml#pT02p0271b1816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如是人终不为身,若为他人,若为财利故者,此是成就无漏信人,终不故作妄语。正使凡夫深乐佛法,乃至失命因缘不作妄语,而况圣人。若人语言:‘汝若妄语,不害汝命;若不妄语,当害汝命。’即自思维:‘我不妄语,害此肉身,灭此一身;若妄语者,灭无量身兼害法身。’誓不妄语。人复语言:‘汝若妄语,活汝父母、兄弟、姊妹一切亲族;若不妄语,一切所亲尽皆杀之。’寻复思维:‘我不妄语,害此一世生死亲族;我若妄语,流转三恶,永失人天累世亲族眷属,又失贤圣出世眷属。’是名不为他而作妄语。又复语言:‘汝若妄语,与汝珍宝种种财;若不妄语,则不与汝。’即便思维:‘我不妄语,失此俗财;我若妄语,失圣法财。’是名不为财利而作妄语。”(卷第四)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3/T23n1440_004.xml#pT23p0525b2008

居士】(1)这不是方便妄语是什么?

《佛说摩登女经》:“佛告女言:‘阿难沙门无发,汝有发,汝宁能剃汝头发不?我使阿难为汝作夫。’女言:‘我能剃头发。’佛言:‘归报汝母,剃头发来。’女归到母所言:‘母不能为我致阿难。佛言:“剃汝头发来,我使阿难为汝作夫。”’母言:‘子!我生汝,护汝头发,汝何为欲为沙门作妇?国中有大豪富家,我自能嫁汝与之。’女言:‘我生死当为阿难作妇!’母言:‘汝何为辱我种?’女言:‘母爱我者,当随我心所喜。’母啼泣下刀剃女头发。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

(2)引用的不说妄语属于个人约束范畴,但没有看到有利益大众的范畴。觉得有混淆概念的问题。

贤佳】(1)这是方便接引,如同化城(摩登女由此剃头求夫之缘证阿罗汉果,自弃此方便“化城”),不是不妄语戒所说妄语。可看不妄语戒所说妄语定义,如《四分律》说:“若不见、不闻、不触、不知,彼如是言‘我’见、闻、触、知。……若不见、不闻、不触、不知,是中见想、闻想、触想、知想,彼便言‘我’不见、不闻、不触、不知。……若不见、不闻、不触、不知,意中生疑,彼作是言:‘我无有疑。’便言‘我见’、‘我闻’、‘我触’、‘我知’。”(卷第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11.xml#pT22p0634b1001

(2)文说“因他”,即包括利益大众。

可看不妄语戒开缘,《四分律》说:“不犯者,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触言不触,不知言不知,见言见、闻言闻、触言触、知言知,意有见想便说者,不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卷第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11.xml#pT22p0634c0703

别解脱戒(五戒、八戒、沙弥十戒、比丘戒、比丘戒)中的不妄语戒根本没有“利益大众”的开缘。

菩萨戒中有为救他有情命难不得已而为的妄语开缘,并非通泛的利益大众,不是平常主动利益大众就可开缘妄语。

如《(瑜伽)菩萨戒本》云说:“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说,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诸功德。”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4/T24n1501_001.xml#pT24p1112b0801

这不得已救他有情命难的妄语开缘是开缘不犯菩萨戒,并非开缘不犯别解脱戒,因为别解脱戒中没有这样的开缘。因此还应忏悔违犯别解脱戒的罪过,否则知见不正,也不符顺菩萨戒的开缘。

如《大般涅槃经》说:“若有比丘犯禁戒已,骄慢心故,覆藏不悔,当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萨摩诃萨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无骄慢、发露悔故。”(卷第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74_006.xml#pT12p0400b1709

更多相关辨析可参看:

一些交流讨论(20190103)·(二)》

戒律答疑讨论之二十九·(一)》

居士】(1)这里说的方便接引、如同化城,个人不接受。

(2)看虚云老和尚前后文:“至于方便妄语等,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遮则便持。这些道理,详看《瑜伽菩萨戒本》,并及巨赞法师写给二埋法师的《关于戒的开缘》一文可知道的。所以世尊说法制戒,当开则开,开则名持,不开反犯!当遮则遮,遮则名持,不遮反犯!总而言之,要于功德上自利利他,合法合理的,才许可方便有开缘的意义,不然的话切切勿得开的!”

再看菩萨戒文:《(瑜伽)菩萨戒本》云说:“如(非唯)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唯——为饶益有情)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说,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诸功德。”

有情命难是在“比如”当中,不是只有这个,而这句——“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说”,与虚云老和尚“至于方便妄语等,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遮则便持”,两句话相应。

虚云老和尚说:“这些道理,详看《瑜伽菩萨戒本》,并及巨赞法师写给二埋法师的《关于戒的开缘》一文可知道的。”老和尚是在说菩萨戒,并没提到声闻戒中妄语开缘,并且巨赞法师的《关于戒的开缘》一文中没有看到妄语开缘,虚云老和尚举的出处只有《瑜伽菩萨戒》,所以老和尚的妄语开缘应是讲菩萨戒的内容。这样看起来老和尚讲的合理。

贤佳】(1)那您便是认定佛说妄语吗?

(2)“如”字是接续前文总说性戒开缘而举例说不妄语的开缘,不是在不妄语戒中局举一分事例,如其前后文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女色,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

“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说,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诸功德。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友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4/T24n1501_001.xml#pT24p1112a0301

文说“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除了不得已救他命难的特殊事缘,哪个凡夫菩萨能保证“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而无私心烦恼?哪个凡夫菩萨能把握得准“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很多藏密上师惯于妄语,自许慈悲引人信敬得福或免人“观过”得罪,岂是不违菩萨戒?可参看:

辨破藏密宁玛派的“方便说”

辨破藏密依师法、双修法的辩论(贤佳与格鲁派居士)》

论DL喇嘛非佛教徒及格鲁派教义邪谬的根源

即使如您解释,也不能粗泛通用于别解脱戒,宜明确说明仅适用菩萨戒,且应怀惭愧心,忏悔对别解脱戒的违犯。

居士】虚云老和尚:“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这句话请您仔细看下。菩萨戒文:“劓鼻、刵耳、剜眼等难”,“唯为饶益诸有情故”——您仔细看下。莫总是选择性看不见。“如”字的解释,也不是你随口一说,也不是我随口一说。

至于虚云老和尚说什么,又说了出处,人家合理合法。虚云老和尚的对机众以旧中国的多数人都是文盲为主,讲的分寸不能以你的要求去规定,你怪别人没说什么是你的事,你自己可以去说。

就事论事,说的是虚云老和尚说法如理不如理,跟藏传不藏传没关系。讨论一个圣人走的路对不对,就说这条路的方向对不对,跟说”强盗也会走路,难道可以让他这么走?”这两个不用相提并论。

这个问题说得已经比较清楚了,我对你的选择性看不见和自我弘法的欲乐感到生气了。

虚云老和尚:“总结上文以上把持戒与犯戒的比较观察,大概这样,若是微细得失,探究律藏,尽难枚举。若据菩萨有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无恶不离,诸恶莫作。二,摄善法戒,谓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无善不摄,众善奉行。三,摄众生戒,能摄受一切众生,以慈悲喜舍等法饶益有情。以此三聚,尽摄一切戒了。

“二、开遮持犯佛陀的法律,不是一味专制呆板的,乃是最适应社会环境的,终利济群众为前题。在大乘菩萨戒中,就有开遮持犯的不同:如杀盗淫妄酒等,都有开遮持犯的道理,比况现在国家提倡大家要劳动生产,由是一班僧尼也可自力更生,苦种田、开厂织业等,这就是开缘的道理。或有生病,医师说是要用酒配药,这亦可开。至于方便妄语等,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遮则便持。这些道理,详看《瑜伽菩萨戒本》,并及巨赞法师写给二埋法师的《关于戒的开缘》一文可知道的。所以世尊说法制戒,当开则开,开则名持,不开反犯!当遮则遮,遮则名持,不遮反犯!总而言之,要于功德上自利利他,合法合理的,才许可方便有开缘的意义,不然的话切切勿得开的!

“三、忏后还净。律学如《十诵律》《五分津》《四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等,这么多,又这样的严厉,若果在幼小受戒,或没有学识研究过的,便易犯戒。纵使能知这些的,就永不犯戒吧?‘知而故犯’,罪业更重!这样讲来,佛陀慈悲方便,也许我们知过必改,惭愧忏悔,方可清净,如《戒本·序》说:‘众中若有罪者,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

总结前后文,虚老的开示都是有略提一点的,他自己也说是“大概这样”“尽难枚举”。

贤佳】是应注意虚云老和尚前面的“略提”,体察当时的机缘,并探究律藏,以免误解虚云老和尚所说意趣、机缘而东施效颦、楚人渡河。如老和尚说“合法合理的,才许可方便有开缘的意义,不然的话切切勿得开的”,怎样是合法合理的,在现今物欲横流、烦恼粗重、伪滥盛行的末法时代不可不慎,尤其要注意“方便妄语”泛滥对自己和教法的深重伤害。可参看:

辨破台湾印顺法师及其信徒的曲诈

对藏密双修法的辨破及法藏法师态度的辨析

辨破净空法师崇护藏密邪说

交流讨论类编05:学诚体系相似法(2018年)·(九十七)》

论学诚的宣判和揭批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