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佛并弘(20230710)
(一)
【法师甲】《学佛人不可将救急法当常法看待》(2023-07-04)
https://mp.weixin.qq.com/s/j2twXGxVUTdv1CSNyfC9lQ
(摘录){太虚大师从佛教的生存与传承上用心,对世界各国的学术思想与历史哲学皆有所深造,对佛教的权实二法认识非常得清楚。他从佛教见地与中国历史的思想脉络中做出抉择,通告全国佛教徒,儒家为主流文化、为治国方针的历史结束了,佛教依附于儒家文化而图生存的历史也应该结束了。毕竟儒佛的宗旨不同,方便也不同,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摄佛归儒或援儒入佛,让中国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僧俗两界有了更多的对话空间,随着儒家退出政治舞台,这施用了二千年的方便也随之宣告结束。若不能正视历史事实,不能正视佛教本身的修学体系,依然走历史的老路儒佛不分,不但不能使佛教取得生存的资本,反而障碍了佛教生存发展,也让佛弟子失去本位,失去皈依体,甚至让部分的糊涂人成为附佛外道。……
只是很少人愿意去思考,总是权威崇拜,不了解祖师也用权实二智,有些是方便法,暂用还废,不可执为常法,当作标准。有些是对治语,针对时弊,对治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人群,要分析其历史背景与说话的场景,不可千篇一律地照搬,这样会诬蔑祖师,举着祖师的旗号,颠倒祖师的用意,让人啼笑皆非。佛法首重见地,佛之知见,佛之权实二智,不可不急求也。}
您怎么看这个?我近来对太虚大师有所改观,不再跟风诋毁。您怎么看太虚大师?
【贤佳】这文章有所失察。现今中国政府倡导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还倡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宗教中国化。可参看: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宗教中国化》(全国政协2019-01-11)
https://mp.weixin.qq.com/s/jM7cBz56E6NYB-qz-ZD6ZQ
(摘录){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没有及时赶上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一度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被动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使很多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了信心,将军事落后、经济落后、政治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文化的失败,各种形式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被当成了包袱,古圣先贤的经典被当成了历史的垃圾,似乎非得“改换门庭”方能获得民族的新生。因此,“去中国化”“逆本土化”首先不是宗教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首先要在社会上为优秀传统文化“正名”,恢复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今天,为优秀传统文化“正名”,使其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继续传承并发展,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系统,让传统文化进入青少年的心田。}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是网2022-03-10)
http://www.qstheory.cn/dukan/hqwg/2022-03/10/c_1128456562.htm
(摘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将“中华文化”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必将为中华民族取信天下、结交天下、卓立天下铺垫更宽阔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相关会议、讲座、课程、宣传非常多,您可在网上查看。
中国历史上佛教与儒家融合得非常好,而现今政府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寺院,这是值得现今佛教界深入省思的问题。可参看: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儒学与宗教中国化”研讨会在山东举行》(中国民族宗教网2021-10-13)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11030721-1.htm
(摘录){在儒佛互动方面,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洪修平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和基础,儒学鲜明的人文精神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也对佛教中国化产生重要影响。儒佛理论的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内容,是佛教中国化的突出表现,最终形成了具有深厚儒学色彩的“中国特色佛教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指出,应在历史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国佛教特有的融合思想,为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增添新的元素。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陈坚认为,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服务社会,这与儒家的利他主义精神不谋而合,儒佛圆融的中国大乘佛教于焉而成。中国佛教的儒佛圆融,表现在佛教既追求佛教自身的目标,又以佛教的方式展示“儒家情怀”,两者相得益彰。}
《于都县积极引导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寺院》(同心赣南2020-04-27)
https://mp.weixin.qq.com/s/cxkZYeKg3jPrLJPk_eCdSw
(摘录){近年来,于都县委统战部(民宗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进寺院”工作。一是完善硬件设施。对“濂溪书院”进行了修缮,增设图书室、书法室、阅读室、禅茶室;二是充分搜集素材。}
另外可参看:
《由净土法门、学诚事件鉴思孝道》
您说“我近来对太虚大师有所改观,不再跟风诋毁”,有怎样的“诋毁之风”?您有怎样的改观?
【法师甲】我不太看好,我认为这属于口号,传统文化很难再复兴。如果以传统文化为土壤,佛教自然更好发展。现今佛教衰败,根软败坏,很大原因是背后土壤更换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由此可见太虚大师的伟大,他在民国时期已发觉。但将整个佛教话语由古汉文转换成现代语,应该得举国之力,所以我对佛教未来的发展也不看好。我们更多的是做好自己,真要扭转一丝局面,还得是乘愿再来的菩萨。
太虚大师发心很好,他走后,佛教世俗化也非他意。诋毁之风,更多的是跟风,我认为是由一些人对现今佛教有话语权的大和尚不守清规戒律、败坏佛教的行为的批判,而这些掌权僧都打着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来为自己开脱,所以批判也就转移到了太虚大师身上。
【贤佳】中国现代很多人,包括很多佛教徒,基本丧失了传统文化自信。从这一点来说,现今时代中国佛教徒有必要大力弘扬儒家文化,扶树传统文化自信、自强,这也有利于佛教的兴扬。随缘积极努力,不必消极干等“乘愿再来的菩萨”。如《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如果太虚大师“乘愿再来”,我想应会大力推扬儒家文化。
如太虚大师《怎样建设现代中国的文化》说:“西洋大部文化,偏于外表形下的;东洋小部文化,偏于内容形上的。孔家儒化,是符合内外上下浑然一体之宇宙人生实际施行者,注重之点在乎人群:一、如何调达人群之内心,使发为适宜人群之伦理常德——此伦常为儒之中坚。二、如何制用人群之外世,使成为适宜人群之器具事物——此事物为儒之表面。依第一条,则佛之五戒、老之三宝——慈、俭、让——虽皆近之,而不及孔孟于此最为详审精切,故当宗孔孟。依第二条,则虽不同西洋之专务物质文明,而厚生利用诸学科及军工农商之适宜人群生活者,皆应摄受开发,使人群能制用外事而不为外事之所制,则对于西洋化亦尽有容受消融之余地。内养人心之正,外应人世之变,以成为具有伦理常德之人群,是孔孟宗旨之所在也。故孟子曰:‘人伦之至谓之圣。’章太炎曰:‘宋明理学诸师,所以不肯直趣佛法者,只以其道玄远,学之者多遗民义,故为调停补苴之术;然苟识其情,励行六度,亦与儒术相依,唯有漏、无漏为异。若拨弃人乘之义,非独不益世法,亦于六度有亏矣。大抵六度本自平等,十善乃其细者。在家、出家皆不能离十善,东圣、西圣亦并依于六度,以此倡说,自然殊途同归’——见余所著《人生观的科学后序》——亦可谓知其旨已。”(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X20/TX20n0013_014.xml#pTX20pc134a1201)
您说“我们更多的是做好自己”,确实宜应如此,这也宜汲取儒家文化。
如太虚大师《论宋明儒学》说:“方便教化先成人故之一义,即是以佛之人乘法教化人众,令得完成人格,生生世世不失人身,不堕恶趣,实亦佛法所重。而中国之儒学最合乎此,故在中国即可用儒学以教人。然中国历来之佛徒,皆偏出世,而不知以此化普通人众,致为儒者所排。然亦由儒者据此为己业,不知是佛之人乘法,佛徒若宏人乘以夺其业,更易起诤,故宁超然方外。而少数由儒入佛,真明于佛者,亦间由方便随顺以引导儒者之故,专说儒理,示异于佛,此则阳儒阴佛,菩萨之权巧也。”(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X21/TX21n0013_041.xml#pTX21p0477a1001)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说:“以下所引诸书,虽多出于儒书,而实合于佛法。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
这是就浅近来说的,深入来说,儒家思想深通大乘佛法,不仅在于仁义观、性善说通于大乘菩提心、如来藏,还在于其隐带大乘空慧的中道观。
如《论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说:“世、出世固不可判作两橛,亦不可混作一事。盖儒、佛下手同,要归异。虽从真儒下手处下手,学道有基;不向真佛要归处要归,真性不显。东坡学佛,然后知儒,以宣圣(注:孔子)出春秋世,众生根性机缘未熟,一往且就伦常指点,五乘格之,仅属人乘,间露极谈,终不彰著。复被宋儒知见覆蔽,遂使道脉湮埋。非藉三藏十二部教求开眼目,不唯负己灵,宣尼(注:孔子)亦受屈多矣!”(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J36/J36nB348_002.xml#pJ36p0275b0801)
《灵峰宗论》又说:“问:儒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与佛法同耶?别耶?亦同亦别耶?非同非别耶?答:儒、佛有名同义异者,如德性、广大、精微等,一世间道理,一出世道理也。有名义俱同,而归宗异者,如问、学、致、尽等,下手无别,到家实分世、出世也。然为实施权,儒亦五乘中之人乘;开权显实,则世间道理亦顺实相。故同别四句,执之皆谤,善用之即四悉檀。”(卷第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J36/J36nB348_003.xml#pJ36p0307a0617)
太虚大师有时赞许儒家,有时贬斥儒家,宜应了解其所说层面、机缘,不宜粗率执取一时之言而作今后常法。例如太虚大师曾写信给希特勒,肯定纳粹种族理论,建议希特勒采用佛教思想发展民族国家,这是配合蒋介石当时亲德国的倾向,兼带争取发展佛教的国际力量,但数年后蒋介石亲英美而反德国,太虚大师批判纳粹思想。可参看:
《李雪涛 | 太虚法师致希特勒书信考》(历史学人2021-01-27)
https://mp.weixin.qq.com/s/QQxmBU0FRVO_exw-znH8xg
又如太虚大师配合蒋介石的联络西藏政策,派僧人前往藏地求学藏密教法,并将违背佛教教义的藏密“男女双修法”粗糙收编认可为佛法。如果太虚大师活到现在或者“乘愿再来”,看到藏密“男女双修法”在汉地的泛滥惑害,我想应会批判藏密“男女双修法”。可参看:
《辨破〈丁小平:太虚法师对藏传佛教的融铸〉》
《论“大宝法王”邪淫》
中道甚难,权变不易,宜应以经为则、以戒为师,以人为辅,依法不依人,广察深思。
如儒家《中庸》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说:“中观证一切法,无一微尘、一刹那不全揽中道全体,不全具中道大用,各各竖穷横遍,难思议也。儒云‘圣人不知不能’‘尧舜犹病’,意显此道唯佛能尽。又云‘道不远人’‘下学上达’,意显标心不离此宗。是谓入门同而到家别,教道别而教意同,吾言益不诬矣!”(卷第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J36/J36nB348_003.xml#pJ36p0308c0415)
【法师甲】您提倡儒佛并弘,我觉得很好。印光大师也这样提倡,现今东林寺的大安法师也是在积极弘扬儒佛文化。虽然现代人经过西方浪潮和文革的冲击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但流传几千年的东西还有一些在骨子里。现今提倡文化自信,恢复传统文化,能够以国家之力让民众接受传统文化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完全恢复应该不可能了。
【贤佳】不必、不应“完全恢复”,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传承、发扬其中的优秀内容。如宋明理学家的曲伪、辟佛内容不应恢复,与封建制度紧密相关的礼节不必恢复。随顺现代文明、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的内容,值得深广恢复。
【法师甲】任重道远,过些年再看。
【贤佳】事在人为,共同努力。
(二)
【居士乙】《为什么狐狸精都爱书生》(孙英杰阅读作文国学2016-03-14)
https://mp.weixin.qq.com/s/7N6G2aXuizuPM-VM1WMIow
文中说:“你要改变人,先改变他的利益点,只要他的利益点变了,观点自然就会变。你要了解人,先了解他的利益点。观点是会撒谎的,但利益点不会,一看就准。”
我觉得在对待学诚事件上本文很能说明一切,各有各的利益考虑,有些人出言完全没有理智,赤裸裸地站在自己的利益点上。
【贤佳】是的,儒家《大学》说:“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修身尚且难能,更不论修道。
(三)
【居士丙】宋明以来汉传佛教界对信众的教化,大多以净土为归,民众也翕然相从,所谓“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历代都编有往生感应事迹。对于业果问题、戒律问题、空性问题的深入讨论,基本局限在佛教知识界。
现在的汉传佛教界既没有组织上、文化上的时代性与摄受力,也没有超自然领域的超能力和神圣性权威,只是随缘度日。造成的后果是,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当代,知识层对汉传佛教界不能满意,而普通民众觉得汉传佛教法师没有功夫,因而没有了兴趣。
所以,您说“宜将信仰纳入戒律的轨道,严谨以戒为师”的主张我个人很赞成,但我觉得只对真正的四众弟子有效。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民众信仰在自然状态下往往追求功利目标,重感应,重灵异,佛教界的舍利崇拜、高僧崇拜亦是如此。大多数信众以此为精神支柱,以对抗世间的艰困。其间智信和迷信的界限,似乎很清楚,但在信仰实践中却很难说。比如说专修念佛法门,除非已经树立正信正见,一般人如果没有念佛的感应,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贤佳】真正敬戒持戒,平淡之中自有感应,自能化人,端在是否信得真、行得实,不在一时味重浓烈。如儒家《中庸》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89_001.xml#pT12p1110c1701)
《四分律行事钞》(〔唐〕道宣律师)说:“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故《律》云:‘如是诸佛子,修行禁戒本,终不回邪流,没溺生死海。’又《戒经》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当尊重正法,此是诸佛教。’故结集三藏,此教最先。《善见》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卷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0/T40n1804_002.xml#pT40p0050a1801)
【居士丙】法师的意见,我是极赞成的。佛教界近二十年风气丕变,专以声色炫众人之耳目,虽有不得已的因缘,确乎“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消故也。
(四)
【居士丁】讲经说法,是不是不能夹杂外道语?儒教到底是不是外道?儒学不像道教、基督教等有特定的皈依仪式,我觉得儒学更倾向于佛教“五明”所摄。您怎么看?
【贤佳】儒家可算世俗善法。“不能夹杂外道语”,应是以违背佛法的外道义为正理而杂说,不违佛法的外道语则应无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借用了很多外道语,如在释迦牟尼佛降生前,古印度婆罗门教就说轮回、业果、禅定、涅槃、阿罗汉、佛等概念。
【居士丁】我说的外道语主要指的是外道典籍。引用外道经典解释佛法,会不会让人误会外道典籍跟佛经平等,然后执迷外道典籍学外道法去了呢?这个以前在地藏论坛很多人参与讨论过,并且进行经论举证,大概意思是说不能引用外道典籍来解释佛法。
【贤佳】释迦牟尼佛借用的外道语当然在外道典籍中有。“不能引用外道典籍来解释佛法”,不应机械理解,“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宋〕元照律师)说:“用俗书者,庄严章句,违律刑科;赞咏外书,如经极诫。祖乘有用,义不徒然。或是举俗况道,或复取义助文,岂得专事浮华、混同世论?今或语势相涉,或借用彼文,但撮要示之,令知所出。及论字体,多从义训,兼复通依众典,不必专据字书。”(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0/T40n1805_001.xml#pT40p0157c0901)
更多相关文据辨析可参看:
《论佛教与外道》
《戒律答疑讨论之二十四·(四)》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